学者:低碳经济 别想“拿市场换技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学者:低碳经济 别想“拿市场换技术”
2009年12月23日 11:45 来源: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对刚结束的气候峰会,《华尔街日报》评论说,峰会让“全球企业领导人又差不多回到了原点,……仍然面临不确定性”。不过,对中国企业而言,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欧美企业正在试图以新能源和低碳技术为机会,再次确立竞争优势。对此,中国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并不大,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如果继续幻想“拿市场换技术”,不去加大低碳技术投入,自主研发,将只能处于未来世界低碳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位置。

  可以说,哥本哈根会议没有一个确定的赢家,但以美欧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显然是当仁不让的领先者。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中国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美国不得不寻找一个能够形成较长产业链并能提供巨大就业空间的超级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从历史经验来看,汽车和信息技术曾经扮演过这样的角色。现在,美国准备让新能源产业登场,试图通过市场手段,推动企业加大低碳技术研发。通过在新能源和低碳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结合美国依然强大的金融服务优势及新技术产业化经验,美国企业将重夺世界经济的制高点。因此,我们不难理解,美国清洁技术行业的高管们会表示,他们“并不指望哥本哈根峰会能达成协议”,因为美国企业自身一直在投资低碳技术。在发达国家企业中,阿尔斯通一直着力研究碳捕捉技术,在德国、法国、挪威、美国和加拿大等设立了10个实验工厂,相关技术很可能在2015年实现商业化;英国石油公司(BP)今年也与美国Martek生物科学集团签署协议,开发把食糖转变成生物燃料的技术。

  与美国企业相比,国内企业真正从战略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的还不成气候。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项针对中国企业的调查研究,很多中国企业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认为低碳对于企业来说,仅是为了节约成本或者履行减排责任。不少企业只是打着低碳的旗号来增加市场关注度,一到科技创新层面就基础不够或动力不足。拿太阳能光伏产业来说,国内不少上马或计划上马的多晶硅项目技术来自于俄罗斯、德国、美国等国家,有的企业则是主要从日本进口生产设备,幻想“拿市场换技术”。实际上,低碳技术是不断升级的,即使欧美日企业今天提供技术,但转眼人家就技术“升级”了,国内企业只能形成新的“技术依赖”。

  尽管中国在低碳方面有一定技术基础,如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风能等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也是居于领先地位的,甚至已成为全球光伏发电第一生产大国,但核心技术的缺失却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光伏产业业绩虽然已经足可与欧美企业比肩,但实际上却是很多中国光伏企业只做中前端产品,从国外进口硅料后,拉成硅棒、硅锭,用国外技术做成电池片,封装成50瓦-200瓦的电池板出口到国外,整个产业链中“两头在外”,而拉硅棒与硅锭的工序最耗能、最污染环境。

  的确,眼下的低碳科技研发成本很高,产业也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低碳“不经济”是一个真实的现状。不过,放眼国际,包括BP、GE等国际巨头在内的外国企业都在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国内的低碳研发却显得力单势孤,罕有国内大企业尤其是能源巨头在低碳方面有大的动作。

  因此,在全球产业即将面临低碳时代大洗牌的关键时刻,如果我们的企业仅仅着眼于对传统比较优势(其实已经不是优势了)的挖掘,而忽视了对可能影响中国未来国际分工地位的低碳技术的投入,即便中国在经济规模上达到赶超美国的程度,又有多少战略价值?结果恐怕将是:中国 “减排”了,但受益的不是中国企业;中国低碳产业繁荣了,但新产业的主导权却仍在外国企业手中,中国企业还在全球产业分工链的低端。(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章玉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