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叫好有人阳奉阴违“限塑”究竟该由谁买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有人叫好有人阳奉阴违“限塑”究竟该由谁买单?
2009年12月23日 14:03 来源:今日早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这件事上,市场和摊贩都有一定道理。摊贩们每天起早摸黑,年收入却不高,3000元确实不是个小数目。而市场推行限塑令的积极态度,也值得肯定。可是,为什么好心却办成坏事?

  再放眼看一看杭城其他农贸市场,“限塑令”实行已有一年半,可非降解塑料袋又有卷土重来之势。为什么这看似“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纸限令,会在一部分人拍手叫好的同时,却总有一部分人阳奉阴违?症结究竟在哪里?

  症结在于,“限塑令”到底该由谁来买单?“低碳生活”的巨大成本该由谁来买单?

  没有人不希望生活在一个优美的环境,没有白色污染,水源清新健康,土壤生机勃勃,空气澄净透明。所以,有人说,环境保护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限塑令”势在必行!

  然而,伴随限塑令而来的是巨大的成本。该由卖方承担吗?对于收入偏低的菜贩来说,这意味着一年多出2000元成本。该由买方承担吗?拎一把青菜就要多付两角钱的环保袋钱。

  这是一张连国内最大塑企遂平华强都不堪重负的环保账单,却因限塑令直接转嫁到了老百姓的头上。用这样的方式来推动进步,值得商榷。

  如果职能部门不能从更科学的角度出发,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为推行者谋取实实在在的经济上的补助,顾及社会最基层人民的利益,那么这纸保护环境的文书,永远只是一纸空文。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