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价听证会后 节水从刷牙开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北京水价听证会后 节水从刷牙开始
2009年12月23日 15:04 来源:法制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关键词 水价听证会

    北京现行的水价为2004年制定,包括自来水价格、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3部分。其中,居民用水价格为3.7元/吨,包括自来水价格1.7元/吨(含工程供水价格)、污水处理费0.9元/吨、水资源费1.1元/吨。12月1日,北京市发改委公布了《北京市居民水价调整听证方案要点》,其中明确了此次拟调价的价格水平:居民用水价格上调0.9元/吨,其中水资源费上调0.48元/吨,污水处理费上调0.42元/吨。12月16日,北京市居民用水价格调整听证会举行。25名听证会代表中,共有22位同意水价上调的方案;2位不赞成调价方案;1位赞成水价上调,但希望制定新的方案。

    反对→不支持水价上涨 富人无关痛痒 穷人发愁

    “再涨价也不会解决北京缺水的问题!”在黄村一家小店做生意的廖先生说。他表示,涨价只能压制穷人,同样的水价对低收入的人来讲,感觉很受约束,但对高收入的人来讲,不感觉有约束,照样会大量用水。低收入家庭看到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的现状只能想办法“囤水”,而对富人来说,他们全不在乎那几毛钱。

    然而费水的的大户恰恰是养尊处优的“新生资产阶级”,个人认为,要想把水资源合理的利用应先设立一个居民每月用水量的基本数,超过基本数水价加收,没有超过就不加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控制水资源的调节,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不应该让所有老百姓为浪费水资源的群体去买单,一味的全部涨价有“劫贫济富”嫌疑。这样才能体现出来我们这个社会“公平”、“和谐”的方面。

    赞成→赞成水价上涨  让每个人都有节水意识

    家住采育镇的李女士表示赞同水价上涨。她说:“北京自古至今都是一个缺水的城市,但是即便是全国都少喝几口水也要保证首都的正常用水,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有意识去节约用水,但还有绝大部分人没有节水的观念,这些习惯浪费水资源的人通常认为‘反正不花我家钱,多用点儿少用点儿无所谓’。

    水价上涨虽然不能彻底解决浪费水资源的问题,但是人们一听说水涨钱,大多会有一个条件反射,应该省着点儿用水。毕竟涨价是一种政策,更多的是多多宣传,普遍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小编→不论水价怎么变 居民都应增强节水意识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

    事实上,水资源日益紧缺,北京的城市供水工作更是在严重缺水的边缘艰难度日,自来水来之不易。水价无论是涨价与否,大家都应养成节水的好习惯,人不可一日无水,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在此,我们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节水常识。

    节水小常识品→

    刷牙

    浪费:不间断放水,30秒,用水约6升。 

    节水:口杯接水,3口杯,用水0.6升。三口之家每日两次,每月可节水486升。 

    洗衣 

    浪费:洗衣机不间断地边注水边冲洗、排水的洗衣方式,每次需用水约165升。 

    节水:洗衣机采用洗涤—脱水—注水—脱水—注水—脱水方式洗涤,每次用水110升,每次可节水55升,每月洗4次,可节水220升。另外,衣物集中洗涤,可减少洗衣次数;小件、少量衣物提倡手洗,可节约大量水;洗涤剂过量投放将浪费大量水。 

    洗澡

    浪费:过长时间不间断放水冲淋,会浪费大量水。盆浴时放水过多,以至溢出,或盆浴时一边打开水塞,一边注水,浪费将十分惊人。 

    节水:间断放水淋浴。搓洗时应及时关水。避免过长时间冲淋。盆浴后的水可用于洗衣、洗车、冲洗厕所、拖地等。 

    厨房用水

    浪费:水龙头大开,长时间冲洗。烧开水时间过长,水蒸汽大量蒸发。用自来水冲淋蔬菜、水果。 

    节水:炊具食具上的油污,先用纸擦除,再洗涤,可节水。控制水龙头流量,改不间断冲洗为间断冲洗。 

    洗车 

    浪费:用水管冲洗,20分钟,用水约240升。 

    节水:用水桶盛水洗车,需3桶水,用水约30升。使用洗涤水、洗衣水洗车。使用节水喷雾水枪冲洗。利用机械自动洗车,洗车水处理循环使用。 (刘旭)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