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碳战”落幕后 哥本哈根时代谈判更艰巨(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专家:“碳战”落幕后 哥本哈根时代谈判更艰巨(2)
2009年12月25日 09:2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吴昌华:现在主要讲的是欧洲的碳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哥本哈根会议结束之后,这周一、周二,碳指标价格下降了17%,可见业内已经感受到政策的不确定性。

  NBD:协议涉及技术转让的内容,它对企业减排或低碳技术转让有何影响?

  杨志:对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它们早已发现低碳经济将是未来经济的走向,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公司的一项重要业务,《哥本哈根协议》的具体内容不会动摇它们的认识与行动。而且由于协议明确了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减排措施将需要每两年通过国家间沟通、报告结果在国内进行衡量、报告和审核,这将推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真正地体会到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性,因为碳排放可能会成为所在国对企业的约束性指标。低碳技术的转让条件现在的协议也没有谈清楚,我们对此保持冷静。

  气候变化谈判将更艰巨

  NBD:“后哥本哈根”时代,这个协议亟须怎样弥补不足?

  李宁:一是明确发达国家的减排责任和目标,至少要求发达国家到2020年,在1990年排放基础上减少40%;二是明确资金来源,不能从现有援助资金处调整,还要明确资金的管理及数量,至少每年要有2000亿美金;三是要求美国签署《京都议定书》。

  NBD:全球计划半年后在德国波恩和一年后在墨西哥再开气候峰会,各位对未来一年的气候谈判预期如何?

  陈迎:现在这个协议很多方面有待具体化,但在现有条件下已经很不错了,只是从国际社会的期望,和遏制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来讲,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时间紧迫,在德国开一次会肯定不够,这一年肯定大大小小的会议要开很多次,谈判需要提速。我对接下来的气候谈判仍谨慎乐观。

  NBD:这次谈判中,不仅发达国家向我们施压,一些不发达的小国家也在向我们施压,我们该怎么办?

  吴昌华:的确是,最贫困国家和小岛国始终认为大的经济体减排不够,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下一步要做的,首先是把自己国内的事情做好,严格往碳减排40%~45%的目标努力,发展好国内的低碳经济,这样出去谈判才更有说服力;第二是该争的发展权还是要争,发达国家必然还是会给我们施加压力。

  NBD:哥本哈根会议留有遗憾,但也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希望。可以预期的是,哥本哈根之后的气候变化谈判将更为复杂、更为艰巨。但《哥本哈根协议》为进一步开展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一个立足现实的起点。谢谢各位专家精彩的分析!

  对话记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朱小雯

  对话嘉宾

  吴昌华 国际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

  陈 迎 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彬彬 乐施会中国部传播官员

  李 宁 乐施会气候变化项目官员

  杨 志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