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之争震波难平 电动车销售遭遇“寒流”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新国标之争震波难平 电动车销售遭遇“寒流”
2009年12月28日 10:11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日前,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电动自行车国标之争虽然似乎暂时告一段落,但“40公斤以上、时速15公里以上”的大限着实让常州各大电动车生产厂家、销售商及电动车拥有者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目前,电动车新国标引起的“余震”并未结束,记者日前调查了解到,作为电动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常州电动车销售出现“寒流”,一些电动车销售商每月销售量锐减七八成。

  销售商:

  电动车行业面临大洗牌

  近日,国家标准委员会刚刚颁布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把电动自行车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个标准规定,重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两轮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管理范畴。这不仅意味着不少电动自行车从此得更名改姓,还意味着它们的车主今后上路得先考驾照、上机动车牌照,走机动车道。

  记者在关河西路上的一家品牌电动车连锁店发现,偌大的店面里空无一人,几位销售人员在办公室里悠闲地聊着天。一位陈姓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往常冬季对电动自行车来说也是淡季,但一天也能卖到10辆车左右,现在自从电动自行车变成“电摩”后,每天只能卖出两三辆车,偶尔来店里转转的顾客,有了中意的电动车,也会犹豫再三,要再“等等看最终的政策”,偌大的店面因为缺少人气更显得空荡荡的。

  谈及新国标,陈经理告诉记者,最近业内人士每天都在关注这方面的新动态,谈得最多的也是新国标,因为这对电动车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大考验。“如果真的按新国标来执行的话,那对整个行业而言无疑是一次大洗牌。99%的电动车厂家都会被淘汰,剩下的百分之一将是几家做得较大的电动车企业的合并,不少企业现在已经开始裁员了。”

  市民:

  电动车上路有隐患

  “常州一共有30多万辆电动自行车,这些车都不符合标准,如果都从非机动车道划到机动车道里,是什么情景呢?电动车在前面开20码,后面跟着一辆公交车怎么办?早晚的交通高峰期,电动车,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全都穿插着走,谁也别想往前开?上下班的人群那么多,接送小孩上学多危险!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隔开来,还会有事故,更何况把他们混在一起了!”昨天下午3点50分,记者在关河西路和健身路的交叉路口,趁红灯的当儿,询问开着电动车经过的路人,不少市民告诉记者:“宁愿挤挤公交,也不愿耽误时间去考驾照”。

  协会:

  行业或将面临破产高潮

  “电动车新国标一旦实施,整个常州市电动车行业处境将异常尴尬。”常州市电动车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文伟日前接受记者采访称,一方面生产不了电动摩托车或电动轻便摩托车,另一方面生产的符合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将无人问津,“电动自行车行业将面临破产高潮”。谢文伟说,他日前刚刚参加了在无锡举行的全国电动自行车展销会。对于电摩新国标,与会企业老总均表示无法接受,因为,目前市场上电动自行车99%都是不符合电摩国标,只有极少量采用锂电池的高科技电动车才符合标准。然而,由于锂电池成本是普通铅酸电池成本的3倍,市场价格太高,消费者认同度很低,市场上鲜有出售。

  同时,根据电摩国标,生产电动摩托车或电动轻便摩托车的企业必须具有摩托车生产资格,“这个门槛太高了,估计常州电动自行车企业也会全军覆没,全国也没有多少家能跨过去。”谢文伟认为,摩托车生产资格必须具备“项目投资2个亿,固定资产1个亿,设备投入8000万,年产电动车50万辆”等诸多条件,光是在年产量一个条件上常州企业就全部没戏,“全市60多家整车企业加起来产量才150万辆,分摊到每家的年产量,只有不到2万辆。” “如果电摩国标实施,让现在的企业做电摩肯定不行,只能做时速20公里以下、重量40公斤以下的电动自行车,但照样是死路一条。”据介绍,目前电动车中最轻的36V电动自行车,电瓶、电机、车架等几个主要部件的重量就逼近“40”大关,整车重量无法做到40公斤以内。但如果在钢材厚度、电池个数、电机质量上“动脑筋”,那做出的电动自行车就很“单薄”,不仅载重量、行驶里程会大受影响,电动车自身的质量也无法保证,消费者是肯定不会买账的。 (贾帝 战斗)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