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碳”应对气候变化 保障能源安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以“低碳”应对气候变化 保障能源安全
2009年12月29日 14:04 来源:河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背景: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无法回避的责任。随着最近联合国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气候变暖”、“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成为公众谈论的热门话题。今天,“谈话”邀请了几位嘉宾,让他们说说自己对于“低碳”的理解和看法——

  嘉宾:

  马新春 (省环保厅副厅长)

  顾予新 (河南节能网总设计师)

  闫 群 (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

  臧卫华 (郑州市民)

  丁之泠 (郑州市纬五路一小四五班学生)

  以“低碳”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时代已经到来

  记者:对于大众来说,“低碳”近来成了公众提起最多的“热词”,在近期以来应该都不陌生了。由它又延伸出了“低碳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等许多概念。马厅长,请您先给大家介绍一些更准确的“低碳”概念吧?

  马新春: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已为人类所共识;通过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量以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这个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也应运而生。

  低碳经济是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现在低碳经济已被看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既是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方向,也是发展中国家应遵循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所以,人们说“低碳时代”已经到来了。

  温家宝总理11月25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我国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其中提到“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与交通体系”、“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记者:具体到我省的情况,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推进“低碳”时代的到来呢?

  马新春:我省地处内陆,人口压力大,自然禀赋差,环境容量十分有限,特别作为发展中省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对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资源的消耗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资源供给与经济发展需要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决定了我省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行低碳经济的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是我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转变生活方式、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需要,不仅可以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也可以促进环保,改善人民生存环境。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