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资源价格改革不能被“涨”毁了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评论:资源价格改革不能被“涨”毁了
2010年01月07日 16:36 来源:现代快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伴随着改革的启动,水价、电价、油价开始“涨”声四起,来自公众的质疑也因此络绎不绝。最大的疑问可以归纳为两句话:一个是:“为什么每一次改革都等同于涨价?另一个是:“为什么资源的稀缺要老百姓多掏钱?”

  说起来,资源价格改革的目的有二:一是要反映市场供需关系;二是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归根到底是要形成一个合理的、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去年10月份以来,随着经济复苏进程的确立,新一轮资源产品价格上涨浪潮拉开序幕。除了各地已启动的水价上涨外,11月10日,成品油价格完成最新一次调整,11月19日,电价调整方案公布,非居民销售电价上调。不出意外的话,民用电价上涨方案及天然气价改方案很快将正式出台。2010年也将因此成为资源价格集中改革年。

  长期以来,在资源价格被长期低估的背景下,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成为中国经济不能承受之重。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过度透支,让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目标的资源价格改革成为保增长之后调结构的当务之急。

  然而这又是一项阻力重重的改革。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资源价格改革方案就已经成形,但由于利益分配的复杂性以及政府保民生的种种顾虑,使得改革的进程一度停滞不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显然加快了这一步伐也坚定了政府的决心,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资源价格改革被放在了首位,加上下半年以来CPI和PPI双双低位运行,使价格改革找到了一个难得的“时间窗口”。

  但伴随着改革的启动,水价、电价、油价开始“涨”声四起,来自公众的质疑也因此络绎不绝。最大的疑问可以归纳为两句话:一个是:“为什么每一次改革都等同于涨价?另一个是:“为什么资源的稀缺要老百姓多掏钱?”

  对此问题,社科院财政贸易经济研究所价格室主任温桂芳上月在接受《经济参考报》专访时一语中的:“公众之所以产生改革等同于涨价的误解,并产生抵触情绪,主要是因为某些垄断利益集团的自私运作。”

  说起来,资源价格改革的目的有二:一是要反映市场供需关系;二是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归根到底是要形成一个合理的、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因此,一些企业和专家往往把这两条作为要求涨价的最响亮的口号。但真正梳理下来,我们发现,改革的内涵与涨价在逻辑上并无必然联系。

  先说前者,要想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理顺价格机制,前提(或者说条件)是各环节都必须置身市场之中。然而,现状是资源的供给源头被行政性垄断,销售环节全部市场化了,这实在是一个缺省的机制。企业享有高度垄断的利益,他们高喊着亏损,公众看到的却是抄表工的10万年薪和数十万元的天价吊灯。

  他们要求涨价的依据是高企的成本,但事实上几乎无人能厘清其成本的构成。因为身处链条最顶端,在要求涨价时,他们呼吁一切要与国际接轨;被质疑不降价时,则又归咎于中国国情的不同;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即使机制再完善、程序再透明的听证会,代表们面对的根本不是涨与不涨的判断题,而纯粹是涨多涨少的选择题。

  此外,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一是必须明确公共服务品领域市场化的界限。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住房市场化、教育、医疗产业化的结果是老百姓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二是必须厘清自身在市场中的角色定位。市场化既不等同于把一切都推给市场,也不等同于政府不再投入,更不等同于听之任之完全撒手不管。

  再说后者,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改革必须强调差异性,用价格杠杆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方向没错,但绝不能搞所谓的“一刀切”。我们常常看到诸如“水管爆裂无人管,每天漏水二十吨”一类的社会新闻,但没听说过哪个居家过日子的老百姓将水电浪费着玩。因此,工业用电、用水、用气无疑应该形成市场价格的约束,但高能耗、高污染带来的高浪费不该由普通老百姓帮着埋单。

  清楚了这两点,资源价格应循的改革路径也就变得清晰。

  首先,必须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营造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以防改革成果最终转化为垄断企业的超额利润。同时,应加强对企业的成本监审和社会监督,以防企业拿出的成本变成一笔谁也看不懂的糊涂账。

  其次,凡是改革,必然会带来重大的利益调整,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前提是,任何改革不能也不该影响普通民众的利益。从这个层面上说,即将实行的“阶梯式电价”有着积极的意义。任何价格杠杆的手段都应该在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用得越多,价格越高,提倡节约的同时,也避免给普通收入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带来负担,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阶梯”的设置上多调查研究多听取民意,避免“87度”这样拍脑袋的荒唐决定再次出现。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