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熄灯憧憬低碳城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成都 熄灯憧憬低碳城市
2010年02月02日 10:05 来源:成都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倡议书

  你的行动

  就是你的选择!

  冰川融化,土地沙化,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的频繁,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事实。作为地球公民的我们,也要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共同抵御气候变化!2009年初,全球超过4000个城市的10亿人口,都加入到“地球一小时”的行动中来,用自己的关灯行为,表明自己的立场!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各国将在会议上就本国二氧化碳减排的事情做出承诺。

  是行动的时候了!汇川成海,我们个人的每次点滴行动,都将被记住!

  现在,做出你的选择,生机勃勃的地球,还是不断变暖的地球?用你的行动,展示你的立场!

  >小资料

  什么是“地球一小时”

  2007年,“地球一小时”发起于澳大利亚的悉尼,当年3月31日(星期六),超过220万家庭和企业在20:30关灯。随后“地球一小时”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席卷全球。

  2008年,有35个国家约5000万到1亿人熄灯一小时。2009年,88个国家中4159个城市的数亿人参与行动。包括北京的鸟巢、水立方,上海的东方明珠、世界金融中心,吉萨的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在内的全球地标建筑都在当天关灯。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昨日宣布:1月29日,成都市政府承诺在2010年3月27日晚上8:30加入“地球一小时·2010”活动。据悉,成都是第一个加入WWF中国“地球一小时·2010”的城市,由此正式拉开了该活动的序幕。世界珍宝大熊猫将成为今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形象推广大使。

  以政府名义 成都率先加入

  “成都响应WWF号召,以政府名义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同全世界这么多城市一起在3月27日晚关灯一小时,就是要把成都致力发展低碳经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成都建设成为一座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愿景和信心传递出去。”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叶浪昨日表示,成都在全球千万人口的特大中心城市中,区域内海拔高差近5000米,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成都生活了800多万年的大熊猫已成为WWF的标识。WWF“地球一小时”活动所倡导的低碳生活理念,与成都发展低碳经济的行动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愿景高度契合,“我们希望这次活动带动1300万成都市民都‘低碳’起来,每个人、每座城都‘低碳’起来,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执行副总监、成都办公室主任凌林透露,他们在去年十月通过网站、报纸、杂志发出通告,今年1月中旬成都市政府表示了合作意向。经过两个星期的进一步沟通,1月29日,成都签署了带头加入“地球一小时”的公函。

  今年目标:全球10亿人参与

  据了解,“地球一小时”2010年的目标是:全球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参与,政府、企业、社区积极加入,让“地球一小时”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环保行动。WWF中国首席代表欧达梦说:“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加强公众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意识,同时也集中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动方案,使大家能够节约能源,实现更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届时还将推出碳足迹计算器,并在3月22日-3月26日发起“低碳生活周”——每天会推出一个同家庭、办公室、交通、购物和能源利用息息相关的节能主题。

  成都

  行动

  市民关灯 商家关灯箱

  去年“地球一小时”在成都的活动虽然“很民间”,但参与人数仍然很多。包括家乐福、沃尔玛、宜家等卖场,天府丽都喜来登在内的上百家星级酒店,以及可口可乐等知名企业都以关灯的形式来宣告环保;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学生们,在熄灯的教学楼外打出“60”字样……今年的3月27日晚上,会有怎样的场景呢?

  去年参加了的 今年继续参加

  锦江宾馆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春节后通过设置温馨提示卡等方式开始对入住宾馆的客人进行宣传;香格里拉酒店则将在熄灯期间邀请客人到酒店大堂参加活动;麦当劳将在当晚关掉招牌灯;四川大学有关负责人说,将号召更多学生参加进来……

  记者还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均对该活动有所了解,并表示会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住万科魅力之城的孙女士说,去年她们在小区广场点蜡烛静静度过,今年还将继续这样做,“和去年一样,相信会有更多邻居加入进来。”

  政府活动还未定 但值得期待

  今年成都以政府的名义加入进来,虽活动细节目前还没有敲定,但WWF成都办公室主任凌林说:“可以想象,今年熄灯的规模肯定比去年大得多。”

  (本报记者 陈昌君 张欧)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