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央企独占 民企开抢电动车充电市场(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不甘央企独占 民企开抢电动车充电市场(2)
2010年02月03日 08:5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此外,该领域也并无标准可循,目前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都有自己的内部标准,该项目信息中也表明“工程设计应符合国网电动汽车充放电站典型设计要求”,但全行业范围内的标准尚未出台。记者也了解到,有地区正在研究当地充电站的标准,比如深圳供电局目前已完成南方电网区域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技术标准初稿编制及专家评审。

  民间资本激情涌动

  翟东波并没有去竞标上述项目,除了自身注册资金不符合规定外,还与他的企业产品性质有关。他认为,当前几大央企目前所开展的项目示范性大于实际意义,“目前电力局对充电站没有足够的热情,因为单个充电站相对比较贵,而且不见效益,所以只有中央企业来做一些前期投资。”与此同时,上述项目对场地和输电线路都有明确的要求,不适宜大规模推广。翟东波则对箱式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等产品进行了研发,以寻求更经济实惠的项目。

  “这些项目对场地的要求不高,输电可采取普通线路。”翟东波表示,上述充电站项目平均每个只需要80万元的投入,在市场状况符合的条件下,3年左右就能够收回成本。

  据国外市场研究机构最近发布的行业报告《电网上的电动车》预测,到2015年,全球电动车充电设备将形成年销售额达19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翟东波的企业目前也吸引了风投的关注,不过由于企业并没有充电站项目实体在运营,双方尚未正式确认合作。翟东波表示,一旦投资关系形成,将在北京至天津之间建设一条示范线路,设立3个充电站。

  除设备领域外,众多民营资本现在也有意进军充电站运营领域。

  南京人焦玉华日前就有此打算,他是南京一家房地产企业的股东之一,并有十几年的资本运营经验。2日,他在电话中对记者表示,自己已经充分考察了市场,目前对运营充电站有了一整套思路。“电动汽车充电站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整合。”他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引进加拿大、美国的部分技术,建设一个“完善、多功能、智能化的充电站样本”,重点在南京、杭州、济南等3个城市推广,“前期投资大约至少需要几千万元”。

  专家提醒资本慎对投资热

  在已经开始布局的央企中,电网企业本身是输电企业,而石油石化企业又有自己加油站的布点优势,基于此,石油行业的“国进民退”是否会在充电站领域上演?众多民营资本也有这样的担心。

  “我敢于向他们叫板。”在记者询问焦玉华如何看待未来央企与民企的竞争时,他似乎信心十足。然而,他也承认,如果要在南京、杭州、济南等地重点投资充电站项目,最让他头疼的问题还是“对有关部门进行公关”,包括争取项目和取得一些政策上的优惠。

  业内人士也认为,在当前央企主导项目投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无疑更愿意对前者敞开大门,民营资本并无优势。不过,对于电动汽车充电站未来的前景,民营资本仍然十分看好。

  “充电站10年内累计的基本投资将突破1000亿元。”翟东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国家汽车振兴规划,根据当前机动车增长的势头,5年之后至少将有500万辆电动汽车。如果按100万元一个充电站来预计,北京至少要1000个充电站,这样一共是10亿的市场,而按5000~6000元一个充电桩计算,500万个桩则是250~300亿元的市场。

  而焦玉华对此更为乐观,他认为,未来充电站的设备加基础设施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在如此大规模的商业化运作面前,民营企业无疑更具有活力。”

  不过,对于这方面的市场,业内专家则持更为谨慎的态度。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2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众多资本需要理性对待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发展。他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充电站市场这个蛋糕到底会有多大,而按照目前情况,预计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应该会很缓慢,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与同类型常规能源汽车相比,价格要贵1万美元左右,尽管中国政府对于一部分新能源汽车的采购给予了补贴,但宋健认为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并不能对这个产业的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你一定要确定蛋糕够大,你才能做好去吃它的准备。”宋健表示。

  而这一观点也符合某些民企的想法。杭州正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明对记者表示,自己也有进军充电站设备领域的打算,但必须是“市场上有电动汽车出现,并被人们认知和接受的时候”。该企业目前主要是生产电动自行车充电站设备。他表示,央企做得好,民营企业可以跟进,双方也可以相互合作,寻求良性发展。然而,这是个全新的行业,包括供电政策、电动汽车行业的法律法规、充电站的定价和税务等,还需要设立众多标准。(记者吴文坤)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