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煤偏紧短期难缓 专家:建立煤炭应急储备制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电煤偏紧短期难缓 专家:建立煤炭应急储备制度
2010年02月03日 09:27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月2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在北京发布《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09-2010年度),报告预计新增装机保持较大规模、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需求继续回升,供需总体平衡,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与上年基本持平;煤炭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矛盾比较突出,行业盈利能力将再次面临考验;电煤、来水和气温将是影响部分地区电力电量平衡的最主要因素。

  投资少于去年 结构进一步优化

  报告预计2010年全国全年基建新增装机8500万千瓦,其中,水电新增超过1500万千瓦,火电新增5500万千瓦,核电新增108万千瓦,风电新增13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新增20万千瓦。预计2010年年中,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突破9亿千瓦。2010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在9.5亿千瓦左右,其中,水电2.1亿千瓦,火电7亿千瓦,核电1016万千瓦,并网风电3000万千瓦。预计2010年电源和电网投资预计都将在3300亿元左右,全年全国电力投资完成额6600亿元左右,少于2009年的7448亿元。  

  中电联统计信息部主任薛静分析,2009年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内需,对电力基本建设的投资增幅较大。预测2010年投资水平较低,原因在于一些电力投资专项尚未下达,两大电网投资规模因受制于资本负债率不会有较大增长。投资少了,但是投资结构会进一步优化。城市和农村配电网投资的力度将逐步加大,电源投资中火电投资比重将继续低于50%,水电、核电投资比重将继续提高;电网投资占电力投资的比重也会再度低于50%。

  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表示,当前,我国电力工业最突出的矛盾仍是电力结构性问题。火电机组和火电发电量比重仍然过高;电源电网发展不协调;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消费逆向分布的特征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都要求我国电力工业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王志轩特别强调,2010年要高度重视清洁煤发电。因为我国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的格局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必须充分重视洁净煤燃烧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同时要继续上大压小,积极合理发展热电联产,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气温、来水仍有可能影响供需

  报告显示: 201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气温偏高、偏低等天气的概率仍然很大,部分时段电力保障能力将承受巨大考验。预计至2010年汛前,主要流域来水将继续维持目前严重偏枯的趋势,流域来水量仍将严重不足。预计2010年全国来水情况总体为平水年偏枯,今冬明春全国特别是华中地区干旱基本成定局。汛期也存在来水集中、来水量大等可能。

  2010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预计平衡有余。受来水、电煤及天然气供应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等地区部分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可能存在一定的电力电量缺口。

  电煤供需偏紧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报告显示:由于现在水库蓄水偏少、需求高位增长,部分省份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将难以完全释放生产能力,煤炭生产量下降,对电力供应和地区平衡产生一定影响,可以判断,上半年火电发电量及火电耗煤量仍将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电煤供需偏紧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预计2010年全国电厂发电、供热生产电煤消耗在16亿吨左右。煤炭需求总量增加和结构性、地区性矛盾将进一步推动煤价继续走高,增加电厂煤炭采购难度和采购成本。

  面对近期紧张的电煤关系,王志轩建议,2010年应加强国家对煤炭资源的调配力度,建立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制度。启动煤炭储备机制不仅可以缓解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提速间的冲突与矛盾,也可以平抑煤炭市场异常波动,防止过度投机行为,符合国际通用做法。同时应鼓励各发电集团建立自己的电煤储运机制。加强煤炭产运需协调,整顿电煤流通环节,加大力度帮助电力企业协调重点地区、重点电厂(特别是新增的重点电厂)的电煤产运需保障平衡,确保资源总量基本平衡和稳定供应。尽快建立电煤信息统计体系,完善电煤价格指数测算与发布机制,做好电煤的预测预警工作。

  针对近几年一直呼声很高的煤电联动,王志轩表示,煤电联动机制自2004年年底实施以来,一是不能及时启动,二是有关机制存在问题。现阶段,应进一步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调整发电企业消化煤价上涨比例,设置煤电联动最高上限,适当控制电煤价格涨幅,保持煤炭、电力价格基本稳定。应根据2009年年底及2010年初以来电煤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及时启动煤电联动,以缓解发电企业的经营压力和煤电之间的矛盾。(记者 于洪海)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