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风能广东遇冷 产业化困难是主(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高空风能广东遇冷 产业化困难是主(2)
2010年03月01日 11:34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产业化路途遥远

  张建军告诉记者,专家在问辩时提到高空中“风筝”没有风的时候怎么办等具体问题时,他都详细地解答了,包括一些运行参数,他也在第三次论证的时候提供给了专家组,但出于商业机密的考虑,他并未给专家提供录像资料。“这个录像资料还属于商业机密,我只是在拿到风险投资的时候给风投看了。”张建军说,专家的总体论调是“理论上可行,产业化极其漫长”。

  据记者了解,张建军所说的第三次评审专家组,由广东省科技厅组织,包括了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副所长马隆龙、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杨苹、明阳风电公司副总经理曹人靖、粤电集团负责人以及来自北京的专家等共12人组成,这个专家组一致否定了这个项目。

  “当时评审团论证认为,张建军的技术理论正确,但由于团队未提供样机或明确的设备参数和运行参数,专家组认定这一技术还没成型,离产业化相当遥远。”评审团队的评委、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杨苹对媒体如是表示。

  杨苹说,评审的目的在于探讨项目的可行性,广东也欢迎领先全球的项目,但越是高端,越是需要详实说明,张建军团队并未做到。“政府的支持是有限的。支持什么样的企业,要根据地方发展规划和市场选择而定。”

  但张建军则认为,高空风能资源确实是存在的,在现在这个能源高缺的时代,应该好好研究利用这些资源。

  “退一万步讲,就算我没有研制成功,我来申请研究高空风能的利用,这也应该得到政府支持。”获得政府的支持对张建军来说,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如高空风能资源问题,这本身属于航天部门的资源,完全需要政府去协商。另外在土地资源上,同样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事实上,这样的现实难题早就在资本的预测中。对于国内刚刚起步的高空风电行业,优势资本总裁吴克忠坦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可能成为牺牲品。“目前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已经扎堆,高空风能项目是高技术门槛,我们可能会成为牺牲品,但是其商业前景以及其拥有的核心技术让我非常看好。”坚持把持续性作为投资重要原则的吴克忠仍然非常坚定。在工科出身的他看来,核心技术真正的领先、商业模式的构建、政府的支持力度、整个行业的产业形成,可能让他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中投顾问新能源首席分析师姜谦看来,高空风能面临技术难题的突破,以及政策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的重视问题,其产业化的过程还很漫长。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