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中学生调查瓶装水碳排放 倡低碳饮水生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浙江三中学生调查瓶装水碳排放 倡低碳饮水生活
2010年03月11日 22: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宁波3月11日电电(记者 何蒋勇 通讯员 李阳育 张寒 曾昊溟)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的三位学生通过一个寒假调查得出结论:一瓶550毫升的瓶装水的诞生伴随着44克二氧化碳的排放,由此他们发出倡议:日常生活中尽量饮用经过净化过滤或者煮开的自来水。

  爱打篮球的男生激发出灵感

  参与调查的浙江镇海中学学生郑紫薇告诉记者,之所以想到调研瓶装水与碳排放的关系,是班级上那群爱打篮球的男生激发她的灵感。

  “高中男生都爱打篮球,体育课一上完,大家就会发现班级里又多了不少矿泉水瓶。其实班上也有饮水机,但是运动后直接买水喝更加方便,男生可不大愿意跑上课堂排队灌水喝,”郑紫薇说,她对这些瓶没有好感,“因为它们的原材料PET是不可再生,虽然可以回收再次利用,但仍需要大量能源、人力和财力”。

  就因为这样,郑紫薇联合同学车行、胡荣峤决定一起着手对那些桶装水、瓶装水的碳排放情况一探究竟。

  桶装水生产成“排碳”祸首

  日前,这三位高中生实地调查了宁波城北的一家饮用水生产企业,这家企业去年共生产桶装水约200万桶。工厂的总经理带着他们参观了制水流程,桶装水的生产可分为容器消毒、水的过滤和灌装三个步骤。

  “我们看到汽车载着回收来的塑料水桶开进了工厂;为了保证卫生,仅容器的清洗消毒就有四道工序。在经过人工目测检查,确保没有明显垃圾之后,塑料水桶被灌入消毒液,然后由长长的履带缓缓地将装着消毒液的桶送到另一个机器内冲洗后又再度清洁。”参加调查的车行说。

  由于工厂机械化程度较高,大多工作均是由机器完成,每一道都会消耗电能,还有作为耗材的清洗液、消毒液、自来水,这些耗材在产生成本的同时,它们的生产过程也会消耗能源,使用中还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倡议低碳生活从饮水开始

  郑紫薇介绍说,生产相同质量的瓶装饮用水、桶装饮用水及普通白开水的能耗比为1500:500:1,也就是说生产瓶装水、桶装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普通白开水的1500倍和500倍。然而瓶装水及桶装水眼下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的饮水方式,且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

  “每生产1升瓶装水,制作过程中至少需要17.5升的自来水,生产一瓶瓶装水的能耗相当于四分之一瓶石油。”郑紫薇表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瓶装水消费的第三大国,2009年国人消费近1000万吨瓶装水,因此而排放了80多万吨的二氧化碳。

  郑紫薇介绍,在学校时学生们以饮用桶装水为主, 这与校方提供的资源有关。虽然校方提供了免费的桶装水,但仍有许多同学买瓶装水喝,这一现象在夏天时更为普遍。而在家庭生活中,桶装水在居民日常饮水中依旧占重要地位。

  郑紫薇认为,从健康角度考虑,各种矿物质水、矿泉水以及纯净水都不宜每天大量饮用,如果喝多了,再健康的东西也不那么健康了。

  在倡议书中,三位同学建议,平时饮水还是喝白开水,安全又实惠。如果可以将学校、办公室、家里的饮水机换成电热水壶或过滤直饮水机,虽然多花了几分钟的时间,但可以少耗能少排碳,还喝得放心。

  “‘低碳生活’的概念很‘潮’,但是做起来却很实在,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低碳达人’。”郑紫薇在向记者讲解倡议后如是说。(完)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