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月收入2863万 国产风机质量成风电龙头心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近3月收入2863万 国产风机质量成风电龙头心病
2010年03月18日 09:5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如何判断风电项目是不是典型的形象工程?3月15日,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抛出这个话题时,夏国雄微微一笑,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向记者报出一个财务数据——“2863.3万元”。

  身为中节能港建(甘肃)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夏国雄对财务数据自然是滚瓜烂熟。2863.3万元这一数字是该公司自去年12月25日全面并网发电以来到3月14日的发电收入情况。在外界对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质疑为形象工程的敏感时刻,作为该项目基地并网发电的20万千瓦风电标杆企业,夏国雄觉得对这一收入数据很满足。

  但不容忽视的是,这样的发电收入对一个投资多达17亿元的企业来说,仍不能算骄人的成绩。在国家取消风电设备退税政策的背景下,企业将面临投入成本增加、回报周期延长的不利局面,而实现全面并网发电的难题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很快解决的,这一系列矛盾交织并重,不仅困扰着风电企业自身的收益,也让外界对风电项目颇有微辞。

  收入增长仍指望电网建设

  出玉门市新市区20公里,穿越茫茫戈壁滩,在一片整齐的风电发电机组中,最为显眼的就是中节能港建(甘肃)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的办公大楼。碧绿色的节能玻璃外墙,即使在数公里外也能让人们感受到灰色戈壁滩中这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栋大楼完全是按照中节能成熟的节能技术来打造的,也是我们扎根戈壁滩的地方。”公司管理部经理苗青强告诉记者,在大楼屋顶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员工的生活用电基本上是绿色能源。“不仅如此,我们还花费大力气在办公楼内打造绿色植被。”

  在拥有全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发电基地的酒泉市,中节能明显被当成了一个标杆。除了办公楼屡屡被当地政府带领外地人士去参观外,公司在去年年底就全面并网发电的20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更被企业和当地政府津津乐道。

  不过,正是这一项目却在两会期间被工信部副部长苗圩意外地泼了一盆冷水。一时间,“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就是典型的形象工程”的说法掀起轩然大波。

  怎样衡量一个项目是不是形象工程?虽然夏国雄并未正面回答,但玉门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这需要看这个项目到底能不能产生效益、产生这个效益的周期是短期还是长期。

  夏国雄为此算了一笔账。“现在我们还没有全负荷运转,截至3月14日就已经发了5500万千瓦时的电。”他告诉记者,由于上的是330KV的国家电网,按照国家核定价格0.5206元/千瓦时计算,公司有2863.3万元的营业收入。“运营期能有这么好的收入已经相当不错了,比较可观。”夏国雄称,这样的数据超出了他们的估计。

  业界一直认为,包括风电、光伏发电在内的新能源项目存在着并网发电难现象,而风电因其不稳定性更是被不少专家诟病,认为当前电网建设满足不了风电发展的速度,更重要的是风电还可能因技术问题影响电网的安全,所以风电项目存在着一定的资源浪费现象。

  发电并网困难同样出现在玉门的风电基地里。然而,2008年建成的玉门镇330千伏变电站,以及33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投入运营,被当作是当地已投产风电项目的救星。不仅是中节能的20万千瓦特许权项目第一时间被并入国家电网,周边的大唐、洁源等风电项目也成功并入。不过,在风电项目仍在加速投建的背景下,当前的电网显然满足不了风电发展的要求,也直接影响到风电企业的收入。

  “如果全负荷运转的话,我们每年平均可发4.7亿千瓦时的电。”夏国雄称,按照当前的价格计算,年收入将达2.4亿元。当初进行可行性分析的时候,也预计正常情况下可以达到这一发电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