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经济学家分析全球能源市场变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英经济学家分析全球能源市场变化
2010年04月20日 13:2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10年3/4月一期刊登英国石油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夫·鲁尔的一篇文章,题为《危机之后的全球能源》,认为全球石油供需发生了三大结构性变化。

  文章指出,2008年夏季,当全球经济危机全面袭来之际,能源市场立即受到严重冲击。

  2008年下半年经济的突然收缩引发了能源价格和消费的重大调整。有3个因素需要特别牢记。第一,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仍对石油市场拥有极大影响力,尽管它只能直接控制全球原油产出的大约40%。对这一现象最简单的解释是,欧佩克之外的供应量增长不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非欧佩克供应量每年可靠的增长约为100万桶。但这现在几乎已经停止。2002年到2008年的油价上涨并未刺激非欧佩克的产量。原因之一是,北海和阿拉斯加的大油田产量下降。另一个原因是政治因素,它比地理因素更加重要。在这一段长时期的高价阶段之后,私营部门投资障碍增高,即使在先前开放的地区也是如此。这使欧佩克事实上既控制了产量,也控制了投资,这也有助于解释这个卡特尔对市场保持的控制何以达到这种令人吃惊的程度。

  石油市场第二个重要结构变化是石油需求增长从成熟经济转向发展中世界。在2005年末,早在任何人担心发生经济危机之前,欧佩克国家的需求因高油价而开始下降。2006年继续下降,2007年下降更多,而这两年正是经济强势增长时期。接着,全球经济收缩。自2007年以来,欧佩克国家的石油消费下降8%。欧佩克国家的需求缩小。非欧佩克消费现在是全球需求增长的唯一源泉。

  石油市场的第三大变化与能源效率相关。关于石油,说本世纪迄今为止全球石油消费增长全部来自欧佩克以外的国家,那也就是说几乎所有消费出自对石油产品提供补贴的国家。关于未来需求变化的估计因此必须确定补贴可能如何影响非欧佩克国家的需求,如中国或中东。

  在更广大的能源市场中,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的补贴使需求不断上升,因而也就使价格不断走高。这不仅是一个代价高昂的财政问题;它也可以造成股本和汽车的长期扭曲。另一方面,如果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没有这一负担,能源效率就可变成一种相对优势。一些非欧佩克政府,尤其是中国政府,已开始意识到这一点,而这种竞争压力可能迫使更多的非欧佩克经济今后取消补贴。石油市场是一项更普遍的经济原则的典型例证:当制成品的价格上涨时,能效便提高,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也放缓。事实上,更高的终端用户价格与能效之间的关系在长期的能源数据中是一种最可靠的关系。(吴学华 译)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