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资源困局 民营油企难觅商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受制资源困局 民营油企难觅商机
2010年05月25日 16:32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36条”出台后,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开始向民营油企放开,不过对成都的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来说,这些似乎很遥远,四川的民营油企,有的没有自己油库,有的有油库也很小,在招标中根本不具优势

  “全国民营石油批发企业关门、倒闭了三分之二,新36条出来后,民营油企也难有更多新机会!”昨日,在成品油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何先生告诉本报记者,由于资源逐渐向大公司大企业集中,掌控不了上游资源的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其他民营资本要进入这一领域,更是难上加难。

  市场现状民企感叹“不具主宰权”

  四川的加油站,民营加油站占了一半以上。记者从省经信委了解到,四川具有成品油批发资质的企业有109家,其中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有32家,相对于两年前,数量还有所增加。其中,成都市共有近10家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

  不过,记者从成都市能源办了解到,平时与他们联系较多的民营油企只有3家,这3家均有上万立方米的油库,平时在维持经营,其余民营油企,有的只有资质,已没经营,有的挂靠中石油、中石化,没有自己独立的油库,有的在成都有一两个经营网点,但油库并没有设在成都。

  仍在维持正常经营的西北石油工作人员称,他们有两个加油站,有一个油库,平常从兰州运油过来销售,但由于竞争激烈,一个月能销售二三十吨的油。一名分管负责人表示,他们旗下只有一个加油站,也有一个上万立方的油库,仍在正常经营,但其感叹“不具主宰权”,难从新政策中感受到机会。

  资源受限门槛困局依旧难破

  “此前我们买了一个上万立方米的油库,去申请成品油批发资质,但没批下来!”在成品油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何先生说,现在门槛很高,要想进入这个领域越来越难。

  他介绍,民营资本很早就进入了成品油批发领域,但由于中石油、中石化为了拓展终端市场,大量收购民营加油站,现在四川没有油库做纯贸易的民营批发企业只有7家。他说,中石油、中石化从上游到下游资源,都牢牢掌控。

  何先生说,如果油价处于涨价周期,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日子还过得去,价格一旦回落,往往就会大幅亏损。比如其油库进有1万吨的油,遇到突然下调价格,每吨下调300元,一次损失就是300万元,实力并不雄厚的民营油企经不起折腾。

  一家“国”字头成品油销售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油批发给民营批发企业,一般实行配额,根据其旗下加油站或签约加油站的数量供油,不会无限量供应。

  强者更强民营油企难觅国储油商机

  “新36条”出台后,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开始向民营油企放开,“利用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资格招标项目”举行了开标大会。随后,中石油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其石油勘探、输油气管建设等领域,会寻求与民企合作。不过,一位民营油企的负责人刘先生表示,“四川的民营油企,有的没有自己油库,有的有油库也很小,在招标中根本不具优势。”

  他透露,目前民营资本要拿到加油站的指标,已非常难,一般情况下只会给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公司。

  “现在的成品油批发市场,民营资本想进去难进去,取得资质的企业又不愿出来,继续勉强维持经营。”何先生表示,虽然现在中石油、中石化、壳牌等大企业掌握了大部分资源,但民营油企仍有一定生存空间,因为地方炼厂还存在,地方炼厂也能通过沿海众多贸易商进购到原油。记者喻奇树

参与互动(0)
【编辑:梁丽霞】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