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我们做的不是“新能源”是“跟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评论:我们做的不是“新能源”是“跟风”
2010年06月03日 13:2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5月31日上午,深圳市发改委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布了 《深圳市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方案》),这也是全国首个地方性新能源汽车补贴细则。根据《方案》,深圳将在公交(出租)、公务、家用车等三个重点领域示范推广各类新能源汽车。

  深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补贴方案针对购买指定车型并上深圳牌照的用户,在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额外增加2万元补贴额度。这也意味着深圳用户总补贴额度将达8万元。以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为例,目前售价约17万元,如果车主享受7万元补贴,深圳用户自掏腰包不到10万便可拥有一台崭新的电动汽车。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叶海林特作如下点评。

  叶海林:新闻中我们听到我国一些省份已经启动对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的补贴,一辆新能源汽车最高可以获得8万元的补贴。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其实是除了汽油、柴油发动机以外,所有使用其他能源的汽车,不管是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或者是太阳能汽车。其中有一些能源技术很先进,确实是我们从来没有用过的新的技术,还有一些其实看起来很花哨,但是技术上谈不上先进,比如说刚才我们谈到的省份有一个汽车集团主要是做农用汽车的,他提出的一款汽车的电动汽车,使用的是铅锌电池作为动力,铅电池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是1859年,比汽车发动机诞生还要早得多,也被作为新能源汽车向国家提交申请补贴的一些相关的报告。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看到,近两年来,中国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中国所有的汽车厂都不约而同的推出了各自各种各样的新能源汽车版本,一下子上市几百种型号之多,销售怎么样我们不却不太清楚。但反观国外的大的汽车品牌市场,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人家的新能源汽车研究比我们早了十年,但现在推向市场的寥寥无几。

  不能说明我们三五年之内中国的汽车技术突破到一下子比所有国外品牌强很多,我们还有一些专家说我们的电池技术只比人落后两年,电子控制、我们其他很多汽车的相关产业是不是真的一下子在一夜之间因为新能源,跟世界主流汽车市场如此之接近?答案稍具常识的人显然都会知道,根本不是这个样子,真正的问题在于说国家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出台很多优惠政策,而很多汽车企业是奔着国家的补贴去的,就像我们刚才听到的,如果销售一辆新能源汽车或者采购一辆新能源汽车的话就可以获得相当财政补贴,这种财政补贴实际上在花纳税人的钱去扶持某些行业发展,这些行业固然有发展的必要,但是如果企业发展这些行业就是为了获得国家的补贴。

  这个问题其实是值得我们仔细的思考一下的,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出现一种“大跃进”的征兆了,在这个问题上,再不仔细分析的话,很可能像以前的风能、太阳能的发电站的雨后春笋一般上去,给国家造成大量的财政损失,但并不能真正带来高科技产业的突破。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