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奥运新闻
外媒记者对北京环保印象好转 称赏心悦目(组图)

2008年07月25日 10:0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随着奥运会临近,大量外国媒体陆续入驻北京。“奥运环保”不仅成为各国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中提问最多的问题之一,也是他们私下里议论交流最多的议题之一。各国媒体和记者对北京目前的环境状况感受如何?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很多外国记者透露,他们关注度最高的涉奥环保问题主要聚焦在空气质量、城市气候、环保政策的实效性以及环保工作的持续性等方面。从言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眼里的北京城已今非昔比。

 

  美联社特别事务总监 韦德

韦德

  “2001年,我参加了上海APEC会议,会后游览了北京。至今,我已先后12次来到北京。几年来,这里旧房屋已被高楼大厦所取代,新建的道路展现了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北京城。”美联社特别事务总监韦德捋了捋大胡子,若有所思,“奥运临近,环境的变化是明显的,城市的清洁度也大为改观,下雨的时候空气会比平时更好。7月20日启动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政策,能否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我拭目以待。”

  《读卖新闻》记者 小岛

  新闻发布会上,只见《读卖新闻》的记者小岛与同事埋头奋笔疾书,记录着奥组委通报的北京绿化美化工作内容。他说,在采访今年奥运会筹备情况的过程中,个人最关注的还是气候问题。“去年,我第一次来北京时,空气质量不是很好、气候比较干燥。这次来,整个城市绿化的地方变多了,也没觉得很缺水。”参加了几场奥组委新闻发布会以后,他表示,“我看到了中国政府的努力,更希望这些政策、措施能够取得成效。”

  法新社记者 丹尼斯

  丹尼斯,这个有着阳光般笑容的年轻记者,是主新闻中心的新客。他一进场馆,就把墨镜架到头顶,一面和身旁的两位朋友谈笑,一面好奇地四处打量。提到这次北京之行,他显得格外兴奋:“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来之前听说北京比较脏,可是来了以后觉得不是那样。”他已经和几位记者朋友一道,参观了天安门,逛了簋街,对这座陌生城市的第一印象十分满意。“北京的环境很好,令人赏心悦目,奥林匹克中心区更是超级美丽。”

  路透社奥运组总管 安德鲁

  路透社工作区内,几位记者正在电脑键盘前忙碌地敲敲打打,为奥运采访准备工作做最后的冲刺。奥运专访组总管安德鲁描述了自己与奥运结缘的经历:“为了奥运,两年内我曾8次赴北京采访。这次来,感觉这个城市吸引人的地方越来越多,空气开始变得清新,花卉也很漂亮。”

 [1] [2] [下一页]

编辑:吴歆】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