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福州城尽飘茉莉香 福州茉莉花产业亟待复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让福州城尽飘茉莉香 福州茉莉花产业亟待复兴

2010年11月01日 13:44 来源:福州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提及茉莉花及茉莉花茶,福州人颇有感触。

  据《中国名茶志》记载,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国家的外事礼茶。改革开放前,中国出口的茉莉花茶均为福州出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茉莉花茶更是红极一时,是我国花茶中最负盛名的品种之一。然而随着铁观音、龙井、普洱茶的相继崛起,福州茉莉花茶逐渐被“边缘化”。

  同时,随着城市的变迁,作为国内首先引种地之一、当选福州市花的茉莉花,曾经在城区难觅芳踪。据统计,最低点时茉莉花种植从原来的10万亩,减少到不足5000亩,茉莉花茶企业从1000多家锐减到20多家。

  如何复兴茉莉花产业,重塑中国茉莉花茶之都的辉煌?近期,福州市委政研室与民建福州市委员会专门对我市茉莉花产业进行全面研究,提出努力将福州打造成为“中国最香的城市”目标。

  曾经辉煌 产量占全国六成以上

  福州茉莉花产业主要是制作茉莉花茶,始于南宋,至明代时加工有了较大发展。清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皇家贡茶,开始进行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福州独特的山水灵气孕育出香味清雅飘逸的茉莉花茶,成为中国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

  在《中国名茶志》里,福州茉莉花茶是茉莉花茶类唯一的中国历史名茶,它曾有过两次历史辉煌。第一次是在19世纪中叶,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福州作为五口通商之一,茉莉花茶生产加工总量超过2万吨,外国商人先后来福州开洋行,花茶畅销欧、美和南洋。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由于注重创新和宣传,福州茉莉花茶达到鼎盛。

  据记载,1987年~1995年,在省、部及全国花茶评比会上,福州茉莉花茶获奖30余次,花茶厂达到近千家,仅仓山区城门镇就有400家以上,全市产量达到8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出口量居全国之冠,产值超过15亿元,更获得“一担茉莉一钱金”的荣耀。此外,新中国成立至今,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国家的外事礼茶,改革开放前,中国出口的茉莉花茶也均为福州出产。

  产业衰败 种植面积降至1/20

  “1985年2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命名茉莉花为市花。”市委政研室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福州曾有多个茉莉花种植基地,如晋安区新店镇,仓山区盖山镇、城门镇、建新镇,闽侯县上街镇都有大面积的种植基地。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城市的建设发展,大量土地被征用,加上种植茉莉花效益不高,花农的种植积极性锐减,原有的茉莉花种植基地大部分消失。

  当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的需求已经上升为一种文化追求和享受,而福州茉莉花茶未能适应市场转变,及时发掘提升其文化魅力。同时,行业内部也普遍存在小作坊式生产、低水平维持、无序竞争现象,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开始急速滑坡、萎缩。最低点时,全市茉莉花种植面积降至不足5000亩,在我市挂牌的生产企业仅有20多家,开工生产的不到10家,年加工量不足3000吨。

  据了解,随着福州茉莉花种植越来越少,茶厂纷纷倒闭,原来的茉莉花茶商有的改行,有的则带着资金寻找能大面积种植茉莉花的地方。闽东福安和广西横县成为福州茉莉花茶企业主要迁移地。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福安已成为省内最大的茉莉花茶生产地,广西横县则成为全国最大的茉莉花茶生产加工地,茉莉花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茉莉花茶产业已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中国茉莉花之乡”这一烫金地域名片也被其抢注。

  拯救行动 花茶产业逐步复兴

  福州茉莉花茶产业日益低迷萎缩,让福州市政府意识到扶持、壮大、振兴茉莉花茶这一极具福州传统地域特色、饱含福州人民深情的产业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006年起,市政府以及茉莉花茶同业发起对茉莉花茶产业的拯救行动。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了福州茶叶产业发展座谈会,决定增加茉莉花的种植面积,对茉莉花生产基地进行补贴。去年起,我市对发展茉莉花生产基地的企业在第一年每亩补贴300元,今年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亩500元。

  去年4月17日,市政府牵头,由35家茉莉花茶生产、销售及科研单位组成的福州茉莉花茶产业联盟正式成立,统一实施复合无公害食品或绿色食品的标准,维护福州茉莉花茶原产地品牌形象。9月21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福州茉莉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使它成为中国也是世界唯一的茉莉花茶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今年3月17日,福建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福州茉莉花茶》正式发布,于3月20日起实施,并启用了防伪标签。在2010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福州茉莉花茶品牌价值达16.85亿元,位列全国83个茶叶品类第十一名。

  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我市茉莉花茶产业逐步走上复兴之路。目前全市茉莉花种植面积约1万亩,占全国的6%左右。去年全市茉莉花茶产量1.2万吨,销售收入15.3亿元,利税总额1.4亿元,带动花农7800户,茶农32500户,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68%。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山东、济南、大连等北方城市,并占据着全国茉莉花茶高端市场及出口的主要份额。目前,全市共有茉莉花茶生产企业200多家,其中春伦、满堂香、闽榕3家花茶加工企业均为中国茶业百强企业前30强。

  几多挑战

  扩大种植面积 让榕城处处飘香

  记者了解到,尽管最近几年我市茉莉花茶产业呈现出逐渐回升、逐步向好的发展势头,复兴之路仍面临着重重挑战。

  首当其冲摆在面前的难题,就是全市茉莉花种植面积偏小。目前福州茉莉花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长乐、连江,福州市区只有仓山保留不足4000亩。为此,市政府决定加大扶持扩大茉莉花种植面积,今后3年,我市将在闽江沿岸、仓山、闽侯、连江、长乐、永泰等地发展茉莉花基地1万亩,并建立茉莉花种植资源圃及苗木繁育基地,预计2012年茉莉花种植面积可达2万亩,年产茉莉花2.1万吨。

  与此同时,结合我市“不断提高城市绿化、彩化、美化、香化水平”的工作,福州市区部分主次干道已试种茉莉花。在仁德路路旁的绿化带上,记者看到了一小片茉莉,占地几十平方米。除了仁德路,乌山西路、温泉公园路和义北路绿地,闽江公园南北园、光明港公园和茶亭公园等处也已种上茉莉。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公园景区种植茉莉超过11万株。

  市委政研室与民建福州市委员会建议,福州市区主干道和公园还应推广种植茉莉,努力将福州打造成为“中国最香的城市”。

  挖掘文化内涵 打造“茉莉之旅”

  如今,铁观音、武夷岩茶、红茶等各路茶商云集福州,茶叶市场“硝烟弥漫”,福州茉莉花茶如何在市场中“东山再起”?

  市委政研室建议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发挥茉莉花茶在福州历史悠久、广受历朝历代文人雅士和近代冰心、林徽因、林则徐等福州名人名家赞许偏爱的优势,挖掘整理福州茉莉花茶的典故、传说以及文人墨客的茶诗、茶词、茶文、茶歌,并结合发展茉莉花茶当年作为宫廷贡茶的高贵身段,使福州茉莉花茶浓郁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得以充分展现。

  “茉莉花具有独特的芳香,早在南宋时福州已是中国六大都市之一和世界香料贸易的中心。建议加大对茉莉花提炼香料、精油的工艺研究,提高提炼纯度和制作工艺,并结合温泉文化推广茉莉精油足疗、推拿、芳香疗法等保健项目,使茉莉花的特有香味、特有功效和特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市委政研室研究人员认为,利用福州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将茉莉花茶同三坊七巷、温泉旅游、船政文化等经典旅游线路相结合。

  研究人员还建议选址设立茉莉花茶展销中心,建设福州茉莉花一条街、茉莉花主题公园、湿地公园、博物馆,建立生态花茶旅游区,开发集采花、采茶、制茶、品茶、购茶等为一体的“茉莉茶香之旅”,使游客在感受榕城古都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同时,品味茉莉花茶特有的清爽幽香。

  提高科技含量 增强竞争优势

  据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利润下滑,生产设备较为陈旧,生产工艺较为落后,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产品档次难以提升,致使茉莉花茶在与铁观音、大红袍、云南普洱、浙江龙井等国内茶叶的较量中处于劣势,也难以同英国立顿、新加坡立德、斯里兰卡茶叶等洋茶有效抗衡。

  “提高茉莉花茶的科技含量,才是重要的突破口。” 市委政研室对我市的茉莉花茶制作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建议通过举办茉莉花茶工艺传承大师大赛、茶王评选等活动促进制茶工艺的提升发展;通过改进茉莉花的窨制工艺,提高茉莉花茶的科技含量;加大研究茉莉花茶安神镇静、养颜美容、增强免疫、抗衰老、降血脂等药理功能,充分挖掘茉莉花茶兼具茶的功效和花香保健功效的独特优势,提高茉莉花茶的附加值。

  市民心声

  希望茉莉四季开花

  对于茉莉花,不但福州市民喜欢,来福州做客的人也爱不释手。能否让福州的茉莉四季都开花,采摘下来的茉莉花长时间保鲜?这是记者采访中,不少福州市民关心的问题。

  对此,福建省农业厅的专家表示,茉莉对温度比较敏感,偏好在温热的环境下生长。福州的地理环境因素造成“积温”不足,这就导致茉莉只能在春夏秋三季开花,冬季进入“休眠”期。用大棚种植茉莉虽然可以开出花来,花香却不理想。据专家介绍,福州的茉莉花比其他地方的香味层次更多、更浓、更有韵味。这茉莉香就是福州的品牌,没有香味,开花也没有意义。要让茉莉四季飘出花香,专家表示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如何给采摘下来的茉莉花保鲜?专家介绍,降低室温可让采摘下来的茉莉延迟开花,从而留住茉莉的花香。(张秀冰 石芳 尚惠仙 池雪喻 陈建国)

参与互动(0)
【编辑:杨丽】
    ----- 侨乡传真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