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洗练精确 传承中创新的泉州木偶雕刻艺术

2010年12月02日 23: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泉州12月2日电 题:洗练精确 传承中创新的泉州木偶雕刻艺术

  作者 郭斌 林永传

  一把刻刀 刻出百态人物,2日下午,记者走进泉州著名民间木偶艺术雕刻大师黄清辉的工作室中,近距离观赏到大师刻刀下的百态木偶。

  木偶,古称傀儡,是一种“刻木为偶,操偶作戏”的艺术。木偶戏中,木偶头既是演师必不可少的表演工具,又是观众欣赏的焦点和主要对象,戏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很大程度上要靠木偶头像来表现。

  不怎么爱说话的黄清辉,雕刻木偶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他15岁入行,至今已经20多年了。在他的木偶制作室,到处都是成型的或半成型的木偶头像,活灵活现的美猴王、狡猾的龟丞相、惟妙惟肖的提线小旦、小生、威风凛凛的霸王项羽等,黄清辉整天沉浸在这木偶的艺术世界里。

  在工作台上,一个九头美猴王的半成品摆放在众多木偶头的角落里。

  记者好奇的拿起这个明显与周边木偶高出一大截的木偶头,一张国人熟悉的美猴王孙悟空的脸映入眼帘,正面3个头,左右两边各有3个头,并且9个猴头的9张嘴巴都能动,之外5双眼睛也能眨眼,栩栩如生。

  “你看,9张嘴巴都能动,还有5双眼睛能动,目前我还在想办法看能不能通过什么办法让9双眼睛都动起来。”“美猴王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化,一下变出几个头是小菜一碟,但木偶头的制作由于空间限制,6个头以上的,目前还没有办法做到所有的眼睛都动的程度。”当说起木偶头的制作时,平时不善言辞的黄清辉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滔滔不绝的介绍起来。

  “做木偶头这个东西你永远都不能满足于已经做出来的东西,要不断的揣摩、创新,一旦你停下前进的脚步,那你就不会再有好作品了”黄清辉表示,“老是模仿,观众会‘审美疲劳’的,唯有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木偶造型中,使木偶有了灵魂,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木偶头的制作一般取用质地较好的樟木为主要材料,经过打胚、定型、雕刻、上土、修光、打磨、补土、上彩、画像、喷漆等十多道工序。一个大小仅10厘米见方的木偶头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制作出来,要是遇上多头木偶之类的,所需时间更长。一天十几个小时坐在工作台前,雕刻、上彩,有许多年轻人耐不住这份寂寞。

  “年轻一代的加入才能给我们这个行业带来新的希望,由于木偶头雕刻这个行业面比较窄,如果能吸收年轻人并能从现代文化、艺术角度汲取一些元素结合到木偶雕刻中来,才能更好延续和传承这个行业。”谈起木偶雕刻的未来,黄清辉有些担心的表示,由于这个行业以前都是用师傅带徒弟的办法,由于老一辈的人纷纷过世,加上没有新的元素的引入,目前,整个行业仅有不多的几个人从事木偶头的雕刻。

  泉州木偶头传承久远,雕刻刀法洗练精确、粉彩工艺水平极高是泉州木偶头雕刻的两大特点。明清时期泉州已有专为傀儡戏班制作木偶头的专业作坊。清代“西来意”、“周冕号”等专业作坊制作的木偶头,相当精美。民国初期诞生的木偶雕刻大师江加走的作品,造型生动,刀法洗练,工艺精湛,已臻出神入化之境。

  目前,泉州木偶作为中国木偶戏的一个子项正在申报世遗,黄清辉表示说,木偶的推广和传承应该和现代创意产业相结合,他创作的九头美猴王木偶,就是想在传统的基础创新。这也是木偶艺术传承的一个重点,在保持原来精髓的基础上创新,顺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相信这门悠久的技艺将能代代传承下去。(完)

  (福建分社林永传采写)

参与互动(0)
【编辑:齐彬】
    ----- 侨乡传真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