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老福州图说冬至旧俗 节前理发做“米时”粿(图)

2010年12月20日 17:13 来源:福州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陈友荣画的冬至搓米时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后天就是冬至。冬至在福州被俗定为“冬节”“团圆节”,有“冬至大如年”一说。那么福州的“冬节”要怎么过?看看老福州陈友荣画的民俗画就知道了。

  福州过冬节是很隆重的,节前家长会督促孩子们去理发,老人们会用糯米粉、粳米粉做冬团粉粿,福州话称之为米时粿。“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自己搓,一般都去店里买成品。”陈友荣说。

  “以前,一家人会在冬至前夜围在一起搓米时。”陈友荣说,一家人一边搓还一边唱民谣,如:“搓米时聚搓搓,节节年年高,大人添福寿,伲仔岁增多,搓米时齐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讨依嫂,依弟单身哥”等。

  冬至搓米时吃米时粿,具体要怎么操作,现在越来越少有人知道。据陈友荣介绍,冬至前夜一家人围在桌旁,桌上放一个大箩筐,周围摆上福州本地出产的红橘,箩筐中间摆上菊花、2个“土人囝”和10双筷子,意喻家庭团圆,祈求多子多孙、来年生活更美好。

  提到“土人囝”,陈友荣表示,这个在以前经常见到,临近冬至,会有人专门走街串巷售卖。洋头口曾是集中售卖“土人囝”的地方。“现在卖泥人的生意不好做,大家都改行了。”

  搓米时分两种,一种是和乒乓球差不多大的大米时,一种是如龙眼干大小的小米时。“大的在冬至前夜煮吃,小的留到冬至早上煮好供奉祖先,再用来当早餐。”陈友荣说。

  对老人来说,冬至还意味着“上寿”,即年长了一岁。“这一天,岁数中逢‘9’便可进一岁。比如49岁的人,过了冬至便算50岁了。”年长的人进祠堂祭拜后便长了一岁,周围的人都会向他拜寿祝福,因此冬至这天又是福州的“孝顺节”“团圆节”。

  “以前生活条件不好,冬至前后,穷人还要‘掼火笼’取暖。”“火笼”是一种取暖用的工具,一般用陶土制成一个罐子,里面盛了草木灰,灰下埋进烧着的木炭。为了防止太烫,大家还会用竹条编个篮子套在外面。“走街串巷,甚至睡觉,人们都会抱着‘火笼’。”陈友荣说,解放后,人们的取暖工具也多了起来,“火笼”就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兰超 实习生 修小萍/文本报记者 叶诚/摄)

参与互动(0)
【编辑:杨丽】
    ----- 侨乡传真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