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年俗:文化传承融汇侨乡特有的异国风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琼东年俗:文化传承融汇侨乡特有的异国风情
2010年02月10日 14:05 来源:海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文昌农村有送灯的年俗,送灯意为“送丁”。村里每年要选出“灯头”,当“灯头”的这一户有几位男丁,家里就要挂上几盏灯。 王凯 摄
文昌自古有“煎堆碌碌,金银满屋”说法。李英挺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海南自西汉元封初年开始,祖国大陆特别是东南沿海各地区的汉族移民就陆续迁入,直至现代,过春节的风俗基本上保留了福建等东南沿海各地汉族人民的习惯。特别是琼东一带,由于汉族移民迁入居住数量较多,很多过节的习俗与内地基本一样,显示了一衣带水血脉相连的文化传承。

  从明代开始,文昌、琼海、万宁等市县陆续有许多人“下南洋”,随着他们的归来,又带来了侨居地的文化与生活习惯,为琼东的年俗添上一缕异国风情。

  春节前夕,海南日报记者沿东线拜访了琼海、文昌、万宁、陵水等市县,从当地老居民与民俗专家的回忆中,体味琼东特有的年味。

  琼海:失落的“分岁”

  “随着时代的发展,村里年轻一代对传统的继承和理解已经大不相同,很多传统的年俗也因此渐行渐远,慢慢地消失了。”说起故乡博鳌南港村的年俗,琼海乡土文化研究会会长王章灿很感慨。

  吃年夜饭,对于现今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大年三十晚一家人吃顿团圆饭,对于用餐时间是没有严格规定的。但在王章灿的记忆中,小时候家里吃年夜饭叫“分岁”,一定要在上完香鸣完炮过后一家人才聚到桌前吃饭。而这个鸣炮时间是要看黄历定时辰的,可能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也可能是大年初一的凌晨。“那时村里每家每户的饭桌一定要有两样菜,一样是茄子,借海南话的谐音‘荞’,意思是明年要比今年强;另一样是大薯,寓意来年有个丰收的好年景。现在知道分岁含意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如今,许多博鳌居民过年都没有休息了,蜂拥而来的游人频频光顾他们的水果摊、小旅馆、美容院、游艇。过年,对他们来说,不再只是在家团聚和拜祭祖先,过年不劳作的固有观念,在他们的心中已逐渐变淡,或者说已经开始赋予新的内容了。

  尽管像“分岁”这样一些传统的习俗已逐渐淡出春节,但琼海人仍固守着许多传统的年俗,比如“送穷”。农历廿二廿三,琼海家家户户忙着打扫室里室外卫生清洁,清洗蚊帐被褥,连箩筐家具也洗刷一遍,把内内外外都收拾干净后,拿几件破旧的东西到村口放火烧掉,称“送穷”,意为把诲气全部送掉,换来新一年的好运气。

  文昌:糖供里的甜甜年味

  在文昌过年,各家各户总少不了一样东西———糖供。“糖供”对于外乡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这应该是琼北琼东一带的叫法,类似于内地的米花糖。文昌的糖供既是过年时招待客人的佳品,又是到亲友家拜年常带的礼品。以前大凡南洋回来的番客,都喜欢品尝糖供,回去时也总喜欢带上一罐给异国的亲人。其实文昌过年时的小吃远不止糖供这一样,红糖年糕、油炸硬饺、京果等等,这些小吃都有一个特色———甜。这大概代表了文昌人对来年的一种寄望,希望日子越过越甜美。

  在文昌的农村,还有一项特有的传统年俗———送灯。在文昌人看来,“灯”与“丁”谐音,送灯有财丁兴旺的意思。大年初三过后,文昌各地按照不同的吉日良辰,开始“送灯”。这一天,每家每户都杀鸡、杀羊,做好多的传统美食,大摆宴席,请亲朋好友来家中做客。村民们撑着一盏盏花灯(花灯整个可见72个大小红“喜”字和36个“寿”字。在灯的正面还印有“招财进宝”“连生贵子”等吉语或人物风景画),由“灯头”领队,排成长龙,敲锣打鼓,燃放炮竹沿村游行,然后到离村不远的公庙去,把灯挂在庙的内外,灯一挂好,人们便蜂拥而上抢灯,据说,抢到了花灯便能发财,人丁兴旺。在送灯过程中,还会有跳盅盘舞、演木偶戏、琼剧等活动。

  万宁:兴隆小镇侨味浓

  年夜饭是除夕夜的重头戏。万宁兴隆的年夜饭与海南别的地方有些不一样。兴隆归侨的年夜饭以东南亚口味为主,口味较重,菜肴中常加入椰浆及胡椒、丁香、咖喱等各种香料调味,餐桌上常备有辣椒酱,像咖喱鸡、巴东牛肉、烤沙嗲、印尼凉拌“加多加多”之类。

  除了年夜饭桌上的侨味外,过年时归侨家的门前也充满侨味。自从五代时有了蜀国君主在桃符上写的“年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就有了中国第一副对联。但是,很多归侨家里都不准备对联。据了解,原来当时他们所在的国家都没此习俗。“中国结”则是归侨们喜爱的,把它与“隐身小鬼”(印尼小玩艺)、“印第安人脸谱”挂在一起,再配上红灯笼,这浓郁过年味道里像加了调味的“咖喱”,倒是一种“和谐的冲突”了。

  万宁兴隆的年俗充满侨味,而在其他乡镇却遵循着许多充满了传统中国味的习俗,其中最热闹的是“舞狮拜年”。海南许多市县都有舞狮拜年的习俗,但以万宁的活动最为突出,它气派大,技艺高,热闹红火。

  据了解,万宁的舞狮队一般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称为“太狮”,一人扮一头小狮子,称为“少狮”;另外一人扮武士,持彩球逗引。过年期间,舞狮队一个村镇一个村镇轮流表演。舞狮队总是先到村镇内的庙宇门前表演,意在给诸神拜年。随后,舞狮队沿着村镇的街道摆开阵式,一路铜锣皮鼓响着舞去。沿途的住户人家一般都会摆张桌子放在门口,上面摆些供品,茶、糖块、水果、香烟等等,还少不了几根点燃的香烛。“狮子”过来拜年,先是在供桌前朝主人一家子拜三拜,然后在主人点燃的庆贺鞭炮声中舞动起来,什么时候鞭炮声停,“狮子”也才能停下来。舞狮结束后,主人给演员们送个红包,双方互道恭喜,互报平安,“狮子”这才又摇头摆尾地向前舞去,到另一家门前拜年。“舞狮拜年”充分展现了海南人的豁达与阔气,古朴与热情,期盼与向往。

  陵水:槟榔里吃出好意头

  陵水人爱吃槟榔,槟榔在陵水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含义。据记载,海南一带槟榔待客的风俗,古已有之。宋《岭外代答》写道:“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古往今来,海南人把槟榔作为上等礼品,“亲客来往非槟榔不为礼”。

  在过年之前,陵水人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许多槟榔。把槟榔切成四瓣,然后再把一种吃槟榔时专配的叶子(俗称蒌叶)涂上一些特制的酱料后叠成小三角。大年初一,每见到一位长辈,晚辈就会拿出两小瓣槟榔配上一个“小三角”放在手心,然后双手捧着,一边说“新年好”一边恭恭敬敬地递过去。长辈笑着接过槟榔,就等于接受了晚辈最诚心诚意的祝福。

  除了携带槟榔拜年外,陵水人过年还要在除夕夜“接香”、大年初一“搬年货”,这是陵水人过年雷打不动的习俗。

  文昌自古有“煎堆碌碌,金银满屋”说法。(许春媚)

  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宰文昌鸡……合家团聚吃“团圆饭”,鸡宴十分丰盛,小孩吃鸡腿,老人吃“鸡胸脯”,鸡翅配酒,真有神仙般的快乐。 ———《文昌县志》

    ----- 侨乡传真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