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夫妻毕业后回乡养猪创业带动村民发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大学生夫妻毕业后回乡养猪创业带动村民发展

2010年07月12日 07: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县渠村乡南湖村,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朝阳沟》,主角是回乡创业的大学生祁伟雨和马玉箫。

  2007年,郑州牧专毕业的祁伟雨带领他的妻子马玉箫于2007年回乡创业,创办养猪场。目前,他们的养猪场已经是当地黄河滩区最大的一个,带动了周围的养猪户发展,并为他们提供防疫、饲料和育种的技术支持。

  祁伟雨曾在一家大型养猪场实习,毕业后也留在了厂里。从最初级的技术员,一直做到了主管,手下有7名技术员,管理着1万头猪。这年,正是猪肉价格上涨的一年,养猪场效益很好,最多时,一头猪能赚1000元。

  2008年春节,祁伟雨决定自己在家里办一个养猪场。他信心十足,觉得自己夫妻俩都是专业学畜牧的,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一万头猪都管了,还弄不好几百头吗?”

  这个计划也得到了时为他未婚妻的马玉箫的支持。马玉箫家住河南漯河市,家里边也同样办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养猪场。

  祁伟雨向父亲提出了他的养猪计划,并通过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申请了5万元贷款。结婚时,马玉箫带来了10万元的嫁妆,还拿出家里原准备给他俩结婚盖新房的钱,这样东拼西凑凑了30多万元。

  自从开始经营自家的猪场,除了回家吃饭,祁伟雨就几乎没有出过猪场的门。“自己的猪场,需要把什么事情都想到,不是把手里的工作做好就行。”马玉箫说。祁伟雨夫妇就住在了猪场里边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里,屋里除了一张双人床和一张梳妆台之外,什么地方都没了。

  尽管如此苦心经营猪场,祁伟雨却遭遇到了他始料未及的重大打击。

  2009年中秋节前后,一场来势凶猛的猪瘟在濮阳蔓延,祁伟雨的猪场也未能幸免。

  祁伟雨每天在猪场里巡查,把发病的猪送到隔离区,把隔离区里病死的猪送出埋掉。每天吃过晚饭,就开始给猪打疫苗,马玉箫抽药他注射,每天都要打到夜里12点之后。到最后,祁伟雨的右手拿针筒的食指、中指和大拇指都僵直了,甚至都很难拿起别的东西,但还是在坚持每天给猪打疫苗。

  辛苦的努力并没有阻止疫病在猪场中蔓延。一个月的时间里,猪死了200多头,是猪场总数的三分之二,直接损失十七八万元。

  今年春节前后,猪肉的价格又降到了历史低点,饲料却很贵,养1头肉猪的成本接近1000元,卖掉了就要赔钱。但祁伟雨冷静地分析认为,这种价格的波动应该是到了谷底,应该会在年底之前反弹,就应该在这个时间多养产仔母猪、多下小猪才能抓住未来的行情。

  他这个繁育小猪的计划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并帮助他筹款。马玉箫也经过计算认为,只要猪肉的价格不低于4.8元,就可以实现持平,可以用卖肉猪的盈余来支持多养母猪繁育小猪的计划。

  对疫病的预防是祁伟雨最关心的事情,一旦发现有疫情的迹象,不但在自己的猪场中做好防疫,同时也会通知村里其他的养猪户该打哪一种疫苗在什么时间接种。今年3月,又有小规模的口蹄疫在濮阳附近流行,祁伟雨的猪场由于事先作了精心准备,没有出现疫情,平安度过了疫情的流行期。

  “我才25岁,还有得是机会!”祁伟雨谈到未来时还是充满了信心。

  虽然没有新房、家具和其他新娘所该享有的物质条件,但马玉箫并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毕竟我们有一份自己亲手开创的事业。”本报记者 鄢光哲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