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母亲每年捐赠10万善款作为儿子生日礼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富二代母亲每年捐赠10万善款作为儿子生日礼物

2010年07月23日 13:42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个诸暨籍富二代年轻妈妈,送给儿子的生日礼物是什么?

  出资200万元,以儿子的名义建立红十字博爱基金。今后每年向诸暨市红十字会捐赠10万元,定向用于聋儿患者听力基本康复治疗服务。

  只要是诸暨市常住人口中,14周岁以内困难家庭的聋儿患者,就可申请资助。红十字会将根据患者家庭困难情况,给予3000元到5000元的资助。

  这个富二代妈妈,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儿子知道不光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社会有责任感。

  为儿子成立援助基金

  赵女士是诸暨人,今年26岁,嫁到香港。去年7月27日,她的儿子出生,起名卓世恒。

  儿子非常可爱,赵女士很幸福很知足,觉得要回报社会。

  给儿子送份什么样的生日礼物?

  夫妻俩希望给儿子的一份爱,不是物质的。在诸暨探亲时,赵女士和妈妈的朋友,在诸暨市红十字会工作的朋友聊起,决定每年捐助10万元,以儿子的名义设立“世恒红十字博爱基金”,帮助需要援助的聋哑儿童康复。

  第一个10万元已发放

  前天下午,诸暨市红十字会开始发放赵女士捐助的第一个10万元。

  在诸暨市红十字会办公室,5个聋哑儿童的家长围在一台电脑前,与远在香港的捐助者赵女士视频聊天。

  几分钟后,语音聊天开通,当听到赵女士声音时,一位聋儿的母亲潸然泪下:“希望你的孩子健康成长。我们真的很感动,不是说多少钱的缘故,只是你们有这份心,我们真的很感动。”

  陈女士是带着8岁的女儿前来领取这3000元捐赠款的。她说,“感谢世恒,他父母给了我们这笔专款。我拿到这笔善款后,会让我女儿一直康复下去,我不会放弃我女儿。”

  在接到资助款的那一刻,除了感谢,这几位妈妈特别激动,几乎说不出话来。

  为什么要做这个善事

  在半个多小时的交流中,赵女士始终不肯露面,说不用谢,希望大家好好培养孩子,早日康复。

  她说,我做这件事,是为了帮助有困难的人,同时也是给自己儿子的一份生日礼物,希望他以后明白,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只是对自己要负责,还要对社会有责任感。

  “我自己在物质上已经拥有比较富有的生活了,我想把我自己所拥有的富裕的东西,跟大家一起分享。”她说。

  她说,作为母亲,她理解这些聋哑儿童的母亲,孩子们康复了,她也能从中分享到快乐。这让她很满足。

  他们是上进的富二代

  赵女士和老公都是富二代。

  赵家是诸暨人,从开小商店做起,多年打拼,积累了不少财富,创业蛮辛苦的。

  卓家是香港人,家里也很有钱。

  两个富二代被父母送到了海外留学,相互认识,恋爱结婚生子。

  如今,父母的产业都交给了他们在打理。夫妻俩在香港开了投资公司,做国际贸易,规模已经很大。

  他们有节约精神。卓先生会穿30多元钱的T恤,赵女士时尚,喜欢消费,但也节约,在外面吃饭,吃不掉会打包。

  “富二代也会生小孩的,如果父母没有好的价值观,那么我们的孩子,富三代就会走歪掉。”赵女士说,这是为什么许多人富不过三代的原因。

  不同于父辈的慈善观

  “她爸爸妈妈也蛮热心的,妈妈常去敬老院帮助老人,爸爸常帮助邻居或亲友。但老一辈更多的是关注自己身边的人。”诸暨市红十字会的金主任说,与第一代富豪相比,富二代的慈善观有了很大的不同,行善方式更加多样,不局限于只捐助身边的人,在项目选择上也有自己的考虑。

  此外,在善款使用上,有着海外学习背景、如今身在香港的赵女士,虽然没时间亲力亲为,但也有严格交待,希望红十字会运作好,如果诚信出了问题,可随时终止合作,改由其他途径援助聋哑儿童。

  聋哑儿童的治疗要提前

  诸暨每年有新生儿八千,其中30个左右是一出生就测试到听力有缺陷的,但家长通常不重视,等到孩子长大了,真的听不到了,才去做康复治疗,可惜学习语言的机会已经错过了,往往又成了哑巴。

  其实,孩子6个月大时就可以去做康复治疗,戴助听器,能听到声音,就能学习说话。

  赵女士选择这个项目,就是希望引导社会、家庭关注聋儿患者,尽早帮助聋儿患者建立听力基本康复治疗,将治疗提前,避免既聋又哑的情况出现。

  她有详实的计划,将一笔钱作为专项基金,每年收益的6%作为援助基金,希望能做上20年,交给儿子来接力。

  有需要帮助的父母请到诸暨市红十字会来领取基金资助申请表,请抓紧时间报名,联系电话:0575—87373230。 (都市快报 记者孙自鸣)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