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站读帝”天天逛书城读万卷书 迅速蹿红网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成都“站读帝”天天逛书城读万卷书 迅速蹿红网络

2010年07月29日 08:4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哈,看了一下午,总算在新华书店把《藏地密码8》看完了,脚都站痛了……”7月22日晚,网友“望不到爱情”在微博上这样写道。

  没想到,他的一番感叹,引发众多网友的热议:“写书的作家看了,肯定吐血而亡,出版社看了,绝对泪流满面!”“这哥们太狠太有毅力了,绝对是站读帝啊!”

  “站读帝”迅速蹿红网络。

  成都各大书店站读族情况如何?站读族们背后有什么样的生活和故事?近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访了成都的多家大型书店,展现成都的站读族,探寻成都的站读帝。

  A 站读族之多

  半小时上百人 一半都是只看不买的

  7月27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进市内多家大型书店。

  在天府书城的书架和展台上,贴着红色的“勿坐”标志,但坐在书店里的大人孩子比比皆是。书店最里面,十来米的通道基本被孩子坐满,其他顾客只能绕道而行。有穿高跟鞋的女生,也许是站累了,在书店就直接把鞋脱了。成都商报记者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小孩平均有30人,大多在木地板上“坐读”,其余“坐读”“站读” 的也有30人左右。值班经理袁小姐透露,暑假到了,每天都有大量的少儿涌入书城,常常一早门还没开,门口就排上了队。图书防损员姚先生说,书店一般半小时人流量就能上百,除了随便逛逛,几乎有一半以上的顾客都是看书不买书的。

  大人上班前

  先到书城“寄存”娃娃

  在西南书城三楼少儿读物馆,上午11点,席地而坐的家长和儿童有25名。下午2点,“坐读”的家长和儿童达到了74名。很多大人上班前,也直接把孩子放在书城,把书城当作图书馆甚至是托儿所。

  成都购书中心一层的文学区,站了七八十人,其中20人席地而坐,以年轻人居多。在三层儿童读物区,走道里、地板上坐满了捧着书的小读者,不下100人。在二层的综合类书区,则坐满了很多中老年人。

  上午10点,布克购书中心交大店的阶梯上,陆陆续续地迎来了“坐读族”。他们中,有10来岁的学生,也有老中青。每层阶梯,左右各坐1人,中间空出来以便通行。20多层的阶梯,不多会,就被“坐读族”们占领。综合成都商报记者的调查,在成都各大书店,站读族大量存在,光读不买的人数占一半以上,因为正值暑假,其中儿童又占了这个群体中的一半以上。

  不过说他们是站读族,更确切的说法是坐读族,大部分人都是坐着读书。而在书店中至少读书三四个小时以上,据店员反映系长期坚持的、因而称得上站读帝级别的人,比例是十分之一。

  B 站读原因多

  书价高 图书馆更新慢 蹭读更实在

  每周末泡书店,是22岁的小杨的“必修课”,这个习惯一坚持就是四五年。小杨喜欢看文学类书籍,只要一发现喜欢的,泡在书店至少7个小时。小杨说,比起在网吧里看着伤眼睛的电脑屏幕,在书里徜徉真的是好太多了。为何不在图书馆阅读呢,小杨表示,除了图书馆书籍的更新速度慢,手续繁复,自由度也不及书店高。

  “网络越来越普及,却没见书价降低。”一位读者表示,选择站读,除了高昂的书价外,书的内容和质量也成为了是否买书的重要因素。

  读者王先生表示,价钱对于他来说不是问题,关键看兴趣,要是真喜欢,不在乎钱的问题,但很多书,精彩的部分不多,发水的嫌疑很重,不值得买回去收藏。

  一位带孩子坐读的年轻妈妈表示,小孩子喜欢读书的习惯很好,家长应该支持,在书店里读书,还有空调,小孩又多,小孩不会感到枯燥。现在的少儿书,一般比较贵,买回家小孩翻看几遍后,就丢在一旁,所以她选择带孩子来蹭读。

  而一家食品公司的业务代表周勇认为,并不是觉得书价格太贵,而是一旦把书买回家,自己就再也不会翻读。“很多朋友都送我书,但是我几乎都没有时间看。”因此对他来说书非“站”不能读。

  C 书店有说法

  只要爱护书 并不排斥“站读帝”

  针对站读族的广泛存在,天府书城值班经理袁小姐说,虽然书店是靠卖书来维持运营,只看不买会对营业有所影响,但蹭书没什么,最大的问题还是顾客对书不爱惜。有的顾客看完书后随意一丢,还有的甚至把自己需要的部分撕下来带走。其中少儿类书籍损耗最为严重。孩子翻书常常不注意保护,有时还把吃的东西留在了书上。为了减少损失,天府书城热门的少儿读物一般只拿出两套放在卖场,而这两套也就是专门用作亏损的。书城没有规定看书就一定要买,只要“站读帝”没有特别影响到其他顾客,只能善意劝阻。至于满地的孩子就“更难管了”。

  西南书城少儿馆的店员说,有很多家长直接带着孩子坐到书架之间的木地板上,一坐就是半天。“有的还自带零食,直接从上午待到下午。”但她们也只是口头提醒大家爱护图书。

  布克购书中心交大店主管赵小姐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书店并不排斥这些“蹭读族”,因为书店就是为爱书之人而开的,蹭读书的人一定也是爱书之人。

  锦绣街一家小书店的女店员苦笑,有些“站读帝”一本书也不买,有的几乎跟店员们“一起上下班”。本来就是小本经营,“站读帝”看书不买书势必会影响店里的生意,不过,她们还是信奉“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让这些“站读帝”们能安静地读书,只是在她们要下班时,会提醒他们,小店要关门了。

  D “站读帝”百态

  月生活费600元 买书是件“奢侈”事

  4个半小时,李月强像一尊雕塑,纹丝不动。

  李月强是上午十点来到布克购书中心交大店的,在历史书架旁,李月强一直看着《朱元璋》,午饭时间,书店里陆续有读者离开,店员们也纷纷结伴外出就餐,而李月强一不喝水,二不啃干粮,继续埋头细读。直到下午2点半,因为要给老师拿资料,李月强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书店,让人惊讶的是,在4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李月强没挪一点位置。

  李月强是成都一所高校土木工程系的大二学生,1米7个头的他,体重不足一百斤。李月强不讳言自己是个书痴。从高中起,李月强特别偏爱历史类、人物传记类的图书,一次,因为迷上小说《血染刀锋八十年》,李月强连续两天在书店读到打烊,“真想求店员多等我一会,再多一会,我就看完了。”每周,他都会去一两次书店。如果遇到感兴趣的好书,那就连续几天接着去,赶紧读完。“《朱元璋》上下两册书加起来有90万字,我争取一周看完。"

  因为爱看书,李月强双眼的近视有600度。上了大学,学校有图书馆,但李月强总觉得“学校图书馆的书有限,更新速度也比较慢”,他还是偏爱到书店读书。“一个人,静静地过一天,是件很惬意的事。”

  李月强来自宜宾,父母都是农民。在学校里,月强一直坚持勤工俭学,每月能挣200多元,加上家里寄来的生活费,不足600元。买书对他来说,显得比较“奢侈”,但读书却是他绝不能放弃的重要生活内容。“也许今后挣钱了会买书看吧。”李月强说。

  退休10年 太婆抄书抄成养生达人

  上午9点40分,书城刚开门不久。张婆婆到时,店里已经有不少人了。张婆婆径直走到二层最里面的医药保健区,取出一本红色封皮的书,再从蜡染布袋里掏出一副老花镜,一张便携式的折叠椅,在角落坐下,怡然自得地看了起来。

  张婆婆今年64岁,以前是一个小学语文老师。2000年张婆婆退休,在偶然的一次职工体检中,她发现年长的老校长身体比自己还好。一打听才知道,老校长是个养生迷,家里有一屋子的保健书籍。从那以后,张婆婆也开始学习养生,去老年大学上食疗班,在公园学五禽戏,而最多的还是从书本上吸取知识。十年来,天府书城、西南书城、火车北站书市……成都的各大书店书市都被她跑了个遍,家里的书也越积越多。

  “我早就不买书了,我家的书已经没有柜子可以装了。”张婆婆说,为了不让家里的书过于泛滥,现在只有特别重要的书,她才会买下来。

  在她那个已经被翻得很旧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各种养生方法,比如健康食谱、养生体操、按摩、针灸。这本32开的笔记本,从今年元月开始到现在,已经没剩两页了。张婆婆比划着说,家里已经用完的笔记本还有十多本,最大的跟A4纸差不多。

  如今,张婆婆已经称得上是半个养生专家。自己和老伴儿的普通病痛,她基本都能够解决。最近,老伴儿得了痛风,为了更好地照顾他,这些天,张婆婆都在书城找关于痛风方面的书。

  担心医生药方 老人翻医书核实

  成都购书中心,医学专区的两排书架中间,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翁坐在折叠小凳上,虽然戴着老花镜,但老人佝偻着身子,鼻子都快贴到膝盖上的书本上了。

  老人膝上放着一本厚厚的《中医常见疑难杂症》,每看几页,老人就停下来,用笔在小本上写写画画。老人年近八旬,自称常年患有冠心病。老人坚决不愿透露姓名,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每次去看病,医生都只是“例行公事”问几句,几分钟就把病看完了。然后大笔一挥,“画”下一张处方单给他。老人对这样一蹴而就的处方单,实在很不放心。百般无奈之下,老人只好想了个“笨”办法。每次看完病后,他都会来到购书中心的医学专区。小凳一撑,茶杯一放,开始对照医学书,检查一下医生处方。老人说,虽然每次看完病,还要到书城花几个小时翻找医学书籍,但自己也不愿买这些书。“这些医学书都又厚又贵,一下买那么多也划不来。偶尔这样来看看书就很方便。”

  老人有个习惯,每次一看就是四五个小时,中途连午饭也不去吃,老人说,看了病才过来蹭书,偶尔一两顿中午饭耽搁了无所谓。(记者 杜玉飞 实习记者 马想斌 王越 蓝婧 吴洋 祝讯 文汇姝 黄修眉 邹晓雨 汪洁淼 王游之)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