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广东人对新疆的历史贡献 骑马履新任5县县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一个广东人对新疆的历史贡献 骑马履新任5县县长

2010年09月21日 16:1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以文载史、以史保土;邓缵先是民国时期的官员,他乘马车8个月来到新疆,先后历任五县县长,恪尽职守,为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作出了贡献

  文/崔保新

  自中央部署19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以来,各省市纷纷出关西行,拉开了援疆大幕。按照中央分工,广东省对口援助喀什地区的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塔什库尔干县。经济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大规模援疆,是为了提高新疆人民的福祉,更关系到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国家能源安全和国土安全,可谓援一地而利全局。

  如果按照距离计算,在19个援疆省市中,广东省距援助对象最远,达5500余公里。现今乘坐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从广东到新疆喀什地区需要飞行近8小时。而早在90年前,已有广东人乘坐马车来到喀什,同样旨在为边远的新疆输送优秀人才。

  援疆政策一以贯之

  民国四年(1915年),确有广东人乘马车进疆。其中一位由广东紫金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走了6个月,由迪化到疏附(含喀什)又走了2个月。换句话说,春天从广东出发,到了目的地喀什,已是大雪纷飞的冬季了。

  辛亥革命成功,民国初立,新疆需要优秀治疆人才,中央政府需要对新疆行使主权。时任新疆督军的杨增新曾就此请奏(《补过斋文牍》)。从文中可知,国民政府内务部曾专为新疆举行知事特别试验,申明考取者专备分发新疆任用,他省不得调用,充分说明了新疆省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互动。

  在作家张大军所著的《新疆风暴七十年》一书中,记载了民国三年(1914年)内务部特别试验录用并分发新疆的有关资料。从分发新疆知事祖籍统计中可以看到,分发新疆的19名知事几乎均来自经济较为发达、文化教育较为领先的地区,如湖南5人,湖北、广东各3人,四川、江西各2人,浙江、云南各1人,北方省份仅河南2人。举全国之才支援新疆,有利于达到开通风气,交换知识的目的。应该说,内务部通过文官考试制度,力图破除任人唯亲的官员选拔弊端,打破某些省籍官员过于集中容易拉帮结派的樊篱,为边远的新疆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基层官员。

  新疆是中华民国文官制度实行以来最早受益的省份之一。广东人李啓、何耀、邓缵先等3人,是废除科举制后以新制度最早选拔录用的基层官员。

  历任五县县长的广东人

  在1915年进疆的3个广东人中,笔者研究考证了邓缵先。

  据《叶城县志》(隶属于喀什道)记载:“邓缵先(1870-?),字芑洲,广东省紫金县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补禀,并录优行。清宣统元年(1909年),科拔贡,在原籍任县立高等小学校长、县议会议长、惠州白纱厘厂书记员、南洋雪茂埠华侨实业调查员,以及县团总局会办员等职。民国三年(1914年)9月,应内务部第三届知事试验,取列乙等,分发新疆。翌年7月抵迪化,除在省属任职外,还多次出任县知事。民国五年(1916年),任叶城县知事。民国六至七年(1917-1918年),任乌苏县知事。民国八至九年(1919-1920年),复任叶城县知事。”《叶城县志》的记载是不完全的。据《新疆文史资料·新疆志官职(1762-1949)》记载:“邓缵先民国十五至十六年(1926-1927年)任疏附县知事,民国十六年(1927年)任墨玉县知事,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任巴楚县长。”邓缵先在新疆先后担任过五个县的县长。

  邓缵先分发新疆时已经47岁了。他也许有一百个小理由不去遥远陌生的新疆,但只有一个大理由赴疆戍边,那就是为国家,保边疆。从后来找到的照片上看,邓缵先不过一介文弱书生,但内心却有恢弘气魄,义不容辞地割舍儿女情长,选择了戍边立功大业。在邓缵先写的长达300多字的边塞诗《镇西歌》中,可以读出他远赴新疆时的政治抱负,与“文德抚绥远人至”的开阔视野。

  在坚守边疆的18年中,邓缵先为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观其所作《耕稼词》,可知在新疆做一个知事之不易,不但要懂农业,知农时,催屯耕,收税赋,还要关心百姓的粮仓、牲畜、房舍、炭火,可谓事事上心,无微不至。

  新版《乌苏县志》中记载:“邓缵先在乌苏主政两年,遍至乌苏城乡,考察地理,体验民情,多有建树。先后修建五道桥、东关桥(今太平桥),便利交通;开挖六十户庄新干渠及其两条支渠,灌溉农田4000余亩,百姓称贤。”

  邓缵先卸任叶城知事时,“父老子弟壶浆饯送,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至玉河边,犹留恋涕泣”。

  如果将邓缵先出任五县知事的县人口排列一个表,可以看到,当时乌苏2.9万、叶城18万、疏附29万、墨玉10万、巴楚7.6万,五县人数相加共计67.5万人,占当时新疆总人口的15%。这意味着,如果不包括当时的新疆省会迪化市(今乌鲁木齐市)人口,那么,每一百个新疆人中,就有15人是邓缵先直接管辖和服务过的。特别是邓缵先出任新疆第一县疏附县知事,身居新疆第一科政务厅科长之位,更有机会直接参与了民国初年新疆重大政策的执行与落实。

  邓缵先生前著有《乌苏县志》(1920年)、《叶迪纪程》(1921年)、《叶城县志》(1922年)、《毳庐诗草》(1924年)、《毳庐续吟》(1928年)等五部著作,使之成为边疆史学家、西域探险家、民国边塞诗人。而上述著述,今天无一不是研究新疆民国史的宝贵史料。

  1933年,新疆发生波及南北疆的大动乱,邓缵先在巴楚县长任上以身殉职,长眠巴楚,享年64岁。

  两部县志“以史保土”

  邓缵先对新疆民国时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其历史价值集中体现在他撰写的两部县志上。

  进疆后,邓缵先最先出任乌苏县知事。据新版《乌苏县志》考证:“民国六年(1917年),署县知事邓缵先‘奉训令编辑县志’,翌年脱稿,两次呈送督军兼省长杨增新审阅,民国十年(1921年)出版印刷,现国内部分大图书馆、档案馆有藏本。全书分上下二卷,设有建置、地理、食货、职官、教育、交通、杂录七类,下有44个子目,配有县境图和县城图各1幅,沿革表、职官表各1张,共3.8万字。”

  邓缵先撰成《乌苏县志》,内容和体例大大超过只有几千字的《乡土志》。《乌苏县志》是新疆民国时期县志编纂的范例,是新疆最早刊印发行的县志。

  《叶城县志》是邓缵先撰写的第二部县志。叶城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纷杂,语言不通,史料匮乏,撰志难度不言而喻。

  在《叶城县志》中,最具价值的是邓缵先写的边情日记,题为:“调查八扎达拉卡边界屯务暨沿途情形日记”。在巡边日记中,邓缵先起笔便勾勒出将巡关卡的地理位置:“卡在叶城县西南一千二百八十里,西距喀什道治一千九百二十里,北距省治五千四百六十里,与坎巨提交界,亦可通往印度国,防边戍边关系重要”。再讲调查的原因与目的:“近复有坎人越界偷种情事,奉命往查晓谕阻止,并招募缠布各民,前往开垦,以固边围而免侵越。”

  由叶城进入喀喇昆仑山的道路十分险要,有人以天寒路险为由,劝告知事邓缵先不要轻身前往边卡。邓缵先答曰:“危险者境也,处境者心也,常存此处处有危机之心,则恐惧修省,自可转危为安;常存此时时有险象之心,则思患豫防自能履险如夷。况该处并非人迹所不能到者,何虑焉。”有人说前官员从未到过边卡,邓再答曰:“此卡既为中国土地,主权所在,任得任听坎人越界偷种。此次我为实地查勘而来,不能半途而止也。”

  帕米尔高原山高雪多,流急沟深,气象复杂,风光奇美。这些在邓缵先的日记中都有出色生动的描述。“十七日巳初,由港换马向南行。大石路,两岸复嶂,河流夺山而出,水性怒而湍急。终日行山根,河排路仅数寸。迂曲盘旋,十步五折,或左或右,涉是河者四十二处。”到了二十四日,邓缵先进入了真正的险境。“有一处仅数里崭绝如削,又如悬镜,从中间过,险阻异常,不能停足,一停足则碎石滚滚下坠,勇夫色骇,壮士股慄,虽老子之牛应将却步,王尊之驭未敢前行。土人云:前清时此路最险,前导先用长绳系在巨石间,各攀援绳索步步移去,又用毛带束两腋引而纵之,以防其坠。倘人马一跌不可收拾。闻者莫不咋舌。”

  行道难,也难在气候多变。16天后,即三十日正午,邓缵先到达八扎达拉卡,风起雪飘。次日又翻越一雪岭,土人云:“此处夏间常雨,七月飞雪。”“此去石霍叙,山中多瘴气,感之头昏涕流,脚软腰痛。曰瘴气者,邪气也,正气不足而邪气乘之,携带药物备豫不虞而已。”

  作为边境县知事,邓缵先在实地考察后对划界有一番宏论:“谨按中坎分界当以星峡为限,水流出坎巨提者属饮地,水流入县河者属中地。星峡分界中外,分明诚天然界限也。检阅旧卷,光绪二十五年有以玉河为界之议。如果斯言实行是不啻将玉河流域断送于人,更不啻将玉河两岸地方断送于人。玉河水源不一,支派分歧,若以玉河为界,纠葛愈多,得寸进尺越占无厌。且玉河为叶尔羌河,莎、叶、皮、巴等县人民命运攸关,若以玉河为界,始则占我河西南土地,继必占我河东北土地,甚成秦泾水毒赵堰遏流,将莎、叶、皮、巴等县数十万生灵受制于人,其贻害曷有极哉。”

  叶城地处喀喇昆仑山南麓,新藏公路零公里处,与印控克什米尔仅一山之隔。叶城有一个国家级烈士陵园,安葬着数百名牺牲在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叶城是那场战争的交通要道和后勤补给基地。

  《叶城县志》附录中有这样一段记录:“1962年,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有专家携带民国时期的〈叶城县志〉来叶城,县委书记薛义峰得知后,组织人员星夜抄录,遂留下这一珍贵资料。这本〈叶城县志〉共八卷,残留4~8卷,5.3万字。”邓缵先1920年撰写的巡边日记,1962年在中印边境之争中派上了用场。来自北京的专家就带着邓缵先所作的《叶城县志》,以其巡查边情的报告作为领土之争的重要依据。只要中印边境线没有尘埃落定,邓缵先的巡边日记就不会过时。

  国家利益高于天。2009年,叶城县现任县委书记何利民得悉此事后,直接安排对邓缵先的专项研究。叶城县域面积几乎与海南岛相当。以文载史、以史保土,邓缵先虽是民国时期的官员,但他恪尽职守,以文载史、以史保土,为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作出了贡献,是中国的功臣。

  在何利民看来,邓缵先对新疆的历史贡献主要在文化方面。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方的软实力。软实力平时似乎没有吃饭重要,关键时刻则关系到国土存亡。(作者为新疆叶城县文化顾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