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的“门”,岂止让人郁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泛滥的“门”,岂止让人郁闷

2010年09月24日 12:06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上世纪70年代水门事件开始,“门”被冠以新的所指。短短40年,“门”由一个中性名词“被成长”为一个专指丑陋社会事件的符号。

  在形形色色的“门”之中,既有正常的社会舆论监督,也不乏网络暴力、推手操盘,甚至还潜藏着各种商业利益,纠结成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不可否认,一桩桩“门”显形于网络,使得不法商人和企业、不检点的文体明星、违法乱纪的公务人员、不道德的社会现象,被迅速曝光并受到谴责。然而,由于网络的随意性,当“门”泛滥之际,语言暴力、偏激情绪、挟嫌报复、商业炒作就日益成为“门”的动力,甚至将“门”推向舆论监督的反面。

  “门”的泛滥,好比又一次无序的狂欢和围观,不断触碰着社会的道德底线。陷入其中的人们,该醒醒了。

  学会看“门”道,不简单

  思引

  有位朋友曾经讲了个故事,说某君平时素不关心社会热点,某日忽然心血来潮,想了解最新动态。那位朋友半开玩笑地建议他,找那些“某某门”的报道看看,就能“与时俱进”了。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某某门”好比聚光灯、温度计,体现出媒体与社会的关注点和热情度。

  说来颇为吊诡,“某某门”之“门”,经媒体再发明,从最早的“水门”起,逐渐演变成带有某种爆炸性丑闻的意涵。连带着“门”的意象也获得更多的诠释。

  从生物学角度而言,界下纲上有“门”,当然拉丁文与英语之“门”所指并不是一回事,但这都显示为一种分类。于是就产生出“门”类的相关性。日常生活经验里,“门”是一种划分内外的标识,也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开门迎客,吃了闭门羹等等。一句简单的“没门”,便拒人于千里之外。也正因为内外有别,所以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外行在门外看热闹,只有内行懂得看“门”道。

  简单地批评凑热闹或者褒扬看“门”道,似乎都有欠周全。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种种“门”是某些时代心灵的缩影与反映,而看热闹本身亦是一扇可以推开了解的大门。

  而在众“门”纷纭中,媒体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通过自身影响力,来引导具有建设性的公共讨论?各说各话,表面固然百花齐放,却未必对社会福祉确有增益。至于那些只想借助耸动的“某某门”来聚集人气的做法,则势必将“门”之意涵庸俗化。

  更要紧的是,“门”仅仅是一个途径,而由此寻找到“道”,建立良性秩序,才是最终目的。

  现代文明不需要“哄客”式发泄

  左春和

  最近,一系列负面热点事件——或称“门”,经过网络的传播、放大、发酵,不仅是网络世界的焦点话题,还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谈资。

  针对一些社会问题中的丑角或问题本身穷追猛打,使之在舆论力量下无所遁形,无疑是具有积极效用的。但是,被发酵的舆论一旦失控,就很难达到真正的社会正义。毕竟,情绪漩涡中难有理性的认识。

  本来,在我们的文化深处就有着鲁迅深恶痛绝的看客心理,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看客升级为 “哄客”,人们对种种“门”中的人物一哄而上的架势,可能并不输于过去围观杀人时的骇人场景。

  古代的武士为显示风度,一旦把对手击倒则不再对其伤害。近代战争中,优待俘虏也已成为国际准则,因为俘虏本身只是一个战争符号,并不是战争的发动者。但在“哄客”文化中,却往往要对失败者斩草除根,要剖挖出各种个人信息,要将其批驳到底。事实上,这样不仅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还会因此而迷失了正确的目标。

  现代文明要求的不是愤恨的发泄,而是一种以生命为中心的理性和爱,离开了这个前提,任何理由都经不起考验。

  因为,情绪会淹没智慧,愤恨会摧毁正义。

  滥用“门”本身就是丑闻一桩

  曹文清

  如今各式各样的“门”之多,甚至催生出专门记录“门事件”的网站,分类罗列 。

  真的有这么多丑闻吗?定睛详察,在“门事件”新闻网上,女子在电视节目中不慎露点是“走光门”,情侣在公共场合亲热是“激吻门”,鸡毛蒜皮、低俗、猎奇的娱乐八卦都成了“极具爆炸性的丑闻”,先被添油加醋地描绘一番,再被热情高涨的网民“围观”一阵。

  不仅如此,前一阵子在网络上沸沸扬扬的“孔老师诱奸门”,最后被证实为子虚乌有,从内容到照片都纯属杜撰,原来“门”事件中还有鱼目混珠的混乱。

  早期的“门”事件中确实不乏针砭时弊、关乎民生、引人思考的社会问题。但眼下,“门”槛越来越低,低俗的桃色事件成了主角,各种不堪的小道消息泛滥成灾。“门”的概念正被过度阐释。

  事实上,从“艳照门”开始,“门”的定义在中国的网络语境下悄然发生了嬗变。新闻价值、社会意义已非衡量“门”事件的标准,而是要荒谬、要色情、要暴力,要“门不惊人死不休”。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一些人不惜捕风捉影,更有甚者昧着良心人为炮制,这就是为什么总有新的“艳照门”应运而生。

  那些泛滥的“门”事件早已不是在满足人们对新闻资讯的诉求,而是迎合娱乐、猎奇的心理,但这种娱乐化又是被曲解的。言词越偏激,行为越出格,就越有人为之炒作、追捧,网民们再一哄而上,批判、谩骂、嘲笑,还有一群人看热闹,这不仅使得一些网络变得乌烟瘴气,更可怕的是可能谋杀网络世界的理性。

  “门”事件本身并不可怕,然而剥离内涵,追求表面上的狂欢,乱造“门”、滥用“门”,这本身就是丑闻一桩!

  是什么为“门”的泛滥预设可能

  格里

  王朔写过一部小说《橡皮人》,说的是一群自我迷失的都市年轻人,他们一如工艺品,“被高高在上的观赏者轮流捏拿玩弄,被生活的泥匠用压力捏成各种形态”。

  看到过两份调查报告,一份是《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70%的被调查者出现工作倦怠;一份是《中国翰德就业报告》,57%的被调查公司表示职业枯竭情况加重。以前一个中国人工作十多年才枯竭,现在经常一两年就枯竭了。

  缺乏敏锐,缺乏痛感,缺乏效率,缺乏耻辱和荣誉感,抬头看看周围或自己,你就会意识到,这样的年轻人在今天并不少见。

  自己的生活如此乏味无趣、不痛不痒,那就去围观别人的好了。谁能说,“门”的泛滥不是来自于隐匿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橡皮人”的发泄?

  或许,他们每天都在为偿付房子、车子和信用卡账单等烦心事而疲于奔命。买房的成了“房奴”,买车的成了“车奴”,生了孩子的就成了 “孩奴”。梦想无处安放,在一次次哀叹生活为啥这么累时,这些人们也许更该问一问:为什么上了十几年学,只学会了应付考试和追逐成功,却没有人教我们一门生活的艺术,教我们如何去创造精神的幸福和快乐?

  在现实生活中日益麻木,往往会在虚拟世界中恶性爆发——非理性的、偏激的、缺少道德感的宣泄,成为一种隐形的表达,也为“门”的“泛滥”预设了可能。

  这些人生虽然不与“门”事件产生直接关联,却是与“门”的泛滥彼此影响的。因此,不要只看到“门”的泛滥,更要关注到那些藏在“门”后面的群体。

  当审丑变得堂而皇之

  周长青

  随着越来越多的 “门”被打开,明星的丑闻不断被互联网、公众、传统媒体所放大,众多普通人也通过“扮丑”这一途径搏出位。不管主动被动,背后总是有商业价值在驱动。

  光看游戏行业,“偷腥门”之后,老虎伍兹继续代言EA的游戏,“兽兽门”主角翟凌代言国产网游《西游记》,“厕所门”女一号闫凤娇出席智艺网络旗下的某游戏发布会,并被邀请出演该网游的镜像电影。

  可以看出,兽兽这样的丑闻明星,凤姐、芙蓉姐姐这样的丑星已经成为商业世界的新宠。

  按照传统的品牌传播思维,企业代言人一般都选择那些兼具高知名度和高美誉度的明星,利用“爱屋及乌”的效应,将消费者对明星的关注与喜爱转化为对品牌的偏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而明星一旦发生负面新闻,明星与品牌就会被迅速隔离,避免负面影响伤及品牌。这个逻辑,在互联网时代却不适用了。

  单纯指责商家的恶意炒作或低俗取向,似乎并未抵达问题的根本。商业有着趋利的本性,“门”中丑角受追捧,显然是因为其被“高度关注”带来了巨大利益。

  问题就在于,如此丑陋,为何会引来“高度关注”?事实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当下审美心理的一种集体变异。人们对美的事物兴趣降低,而对一些反面的、虚假的、黄色的、丑的事情兴趣盎然,常常怀着一种偷窥、好奇的心理挖掘社会上不和谐的现象,且以广而告之为乐。

  当审丑变得堂而皇之,“门”的泛滥又如何能避免?

  谁偷走了“门”后的栓子

  井姑娘

  学过古汉语的人都知道,汉字在流变的过程中会产生意义的变化,有些词的旨意范围缩小,有些词扩大,有些词则像打了激素的怪物,变形金刚般地让新的意义在其身上生长。

  2010年5月,当宋山木因“强奸门”而被捕时,坊间的一些百姓看了新闻,狐疑地说:“他怎么连门都不放过?”笑话归笑话,对于他们而言,“门”永远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之物,门里门外,天地大不同。

  从上世纪70年代水门事件开始,“门”被冠以新的所指。短短的40年,“门”由一个中性名词“被成长”为一个专指丑陋社会事件的符号。

  如今,搜索关键词“门事件”,光发生在2010年上半年的就有近百件。通过各种“门事件”,我们曝光了富士康,逮捕了宋山木。然而,各种各样的“门事件”并非都如当年的水门一般,是伸张社会正义的草根利器,相反,它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大范围炒作的温床,更多的网络红人光怪陆离地诞生了。兽兽们拍着裸照,闫凤娇们叫嚣着拜物宣言,通过那一扇扇“门”的推广,反倒成了最大的既得利益者。“门事件”不再提供批判的视角、考证的态度,它成为商品社会引诱普罗大众的帮凶。

  在一个“门”太多的世界里,我们非但没有感受到信息营养的滋润,沉渣泛起的感受却油然而生。游弋在这沉渣泛起的“门世界”里,附着在我们周遭的是追逐的欲望以及安全感的幻灭。想问,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偷走了“门”后的栓子?(实习生曹文清对本版稿件的编辑亦有贡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歆】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