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拓荒11年建生态养殖园 曾获总书记接见(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女子拓荒11年建生态养殖园 曾获总书记接见(图)

2010年10月02日 14:32 来源:金黔在线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图片来源:金黔在线)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在一片满目疮痍的荒山上,朱代琴和丈夫林奇志经过11年的艰苦创业,使昔日满山遍野的蒺藜荒草变成了林茂草丰、牛欢鹅叫的花果山、畜牧园。从荒山到“金山”,这对坚强的夫妇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他们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业。

  我告诉总书记:我是贵州的

  今年3月7日上午9时40分,是朱代琴终身难忘的时刻,作为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标兵”的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

  “那一刻总书记握住我的手,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就说了一句话:‘总书记,我是贵州的’,总书记很高兴。”朱代琴指着与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集体合影,脸上充满了幸福。她说,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光荣幸福的时刻。

  几年来,朱代琴先后投入资金300多万元,修建圈舍、沼气池,开垦新耕地。一个集种植、养殖于一体,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生态养殖园”逐渐成形。她也因此先后被评为贵阳市林业生态建设女标兵、贵州省林业生态建设女状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标兵等。今年9月21日,朱代琴又获得了贵州省第二届道德模范敬业奉献奖。

  11年前骑马上山拓荒

  朱代琴回忆说,从1995年到1998年,丈夫林奇志一直在羊圈山上拉硅矿卖。1999年10月的一天,她和丈夫到羊圈山拖矿石时,看见山上满目疮痍,灰尘弥漫,随处可见开挖的硅石矿坑,就连山下的一条小溪水也变得昏黄浑浊。

  “当时心里很难受,羊圈山见不到羊不说,还被挖得千疮百孔。于是就有了还羊圈山绿色的想法。”朱代琴说,她把想法和丈夫一说,两人一拍即合。于是,他们的“惊人之举”和拓荒生活就开始了,花3万元买下羊圈山60年经营权。

  说到骑马,朱代琴有一次深刻的记忆,有一天,她骑在丈夫牵的马上,突然从山上来了一匹马,两匹马相见就打起架来,丈夫死死拉住马不放,被惊马在地上拖了几十米,最后她也从马上摔了下来,身上多处被摔伤。晚上80多岁的母亲一边给她擦药,一边泪流满面地劝她放弃。

  说起这些的时候,朱代琴眼里噙满了泪水,声音哽咽。她说,身体的疼痛都能忍受,来自社会和朋友亲戚的不理解让她无法接受。初上山时,丈夫做矿生意家里有200多万元存款,她从银行内退退休工资也不低,可以说不愁吃穿,很多人都说她“疯了”,对她的举动持怀疑态度。

  经过短时的犹豫,朱代琴和丈夫坚定不移地走上了羊圈山,从住窝棚开始,将家里所有的钱全部投入到山上。

  含着眼泪埋4000多只鸡

  2000年正月十四,朱代琴到贵阳乌当买下了4000多只乌骨鸡苗,开始养殖业第一次尝试。鸡苗刚进圈,就连续下了20多天雨,由于没有养鸡经验,那批鸡苗不断死去。

  “有时候一天要死几百只,我只有和老林含着眼泪去埋鸡。”十多万元的鸡几乎所剩无几,还倒贴5万多元。倔强的朱代琴就是不信邪。随后,她到贵阳学习养殖业,经过培训学习后,回到山上又开始养猪。

  2000年养猪就赚了5万多,终于把养鸡亏的钱找了回来。后来有人建议她养牛,她也觉得山上养牛条件好,但是要投入钱,家里所有的钱都用完了。

  向别人借200元钱都没有人愿意借给她,实在没有办法,她和丈夫只好忍痛把位于小寨坝镇街上一栋600多平方米的住房卖掉,孤注一掷。

  在修建了600多平方米的牛圈后,他们养的牛逐渐创造了经济价值。2004年开始,山上出现了鸡鸭成群、牛羊满山、树木成林、青草葱绿的景观,到2004年底,羊圈山种上了200多亩牧草,300多亩果树,取土回填矿井3000多立方,绿化荒山总面积达1000多亩。从2005年开始,每年创收30万元以上。

  到2006年,朱代琴正式亮出了“息烽县奇志生态园”的牌子,当年出栏优质肉牛290头、商品猪80余头、肉兔2800多只、鸡鸭若干,纯利近50万元,90%的果树也进入了初果期。

  可是好景不长,2008年初,一场特大凝冻灾害袭击羊圈山,当时就冻死48头牛,山上的树苗大部分被冻死冻伤,她又和丈夫哭着卖被冻死的牛。当时损失150多万元。那场灾害对朱代琴来说,是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2009年初,在息烽县信用联社的帮助下,她贷款40万元,又补种了5万棵树苗,如今,那些补种的树苗长势良好。

  自己富不算富 大家富了才算富

  难冲桥村格家坝组的田庆友家里养了两头母牛,从去年到今年卖了4个牛仔,收入一万多元,家里的4个孩子已经成家,这些收入都是老两口自己用,平时他都是在生态园打零工,有时候一天可以拿到100多元工资,小日子过得很好。

  田庆友告诉记者,原来的难冲桥村不通公路不通电,晚上就点煤油灯照亮,想到县城卖点粮食贴补家用,好容易肩挑背扛到了市场,遇到价格不好也只能忍痛贱卖,如果不卖再背回家就更难。

  田庆友说,从2006年开始,朱代琴买牛免费给村民养,卖牛的钱三七分成,村民得七成。

  “是这一方土地养育了我,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说到这几年帮助附近村民致富的事,朱代琴淡淡地说了这句话。(实习生 陈冬梅 记者 刘坤伦)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