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调查:不断调整择偶标准 并非全是“三高”(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剩女调查:不断调整择偶标准 并非全是“三高”(2)

2010年10月18日 03:4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女性婚恋

  年轻最重要?

  调查发现:婚恋市场上的主要杠杆一直是男性的择偶标准。女性30岁前找到结婚对象的概率大大超过其他年龄段。

  《2009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称,女性择偶标准是婚恋市场供求关系均衡的主要杠杆,女性不愿意调整择偶标准,以致失去择偶的最佳时机。事实上,婚恋市场供求关系的主要杠杆一直是男性的择偶标准,其中年龄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女性在30岁之前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的概率大大超过其他年龄段。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相当一部分男性对女性的功能定位为传宗接代、解决生理需要及经济共同体。

  笔者发现,35岁以上受访者的自我评价和她们对自己的婚恋价值感知出现严重反差。她们对自己的成长和生活都比较满意,她们有结婚机会,但对能否找到称心伴侣相当悲观。35岁以上的受访者普遍反映,她们只不过想找条件相当的对象,但是她们能选择的,要么就是还要为生活奔波的,要么就是五十多岁丧偶的或离异的。和她条件相当的男人,都找年轻女孩子去了。

  41岁的张蕊是这样总结的:30岁以前随便挑,35岁以前还可以再挑一挑,35岁以后就没得挑。

  对于女性的年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李银河在《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里一篇研究征婚广告的文章里就曾说,“如果我们作一个粗略的跨文化比较则会发现:为中国人看重,而为生活在其他文化中的人所不太看重的择偶标准有年龄、身高和婚姻状况三项。”

  剩女

  单身中成熟?

  调查发现:年轻时她们对单身容易恐惧。随着年龄增长,掌握更多技能,反过来增加她们面对未来的勇气。

  每个人心路历程的进展速度虽然不尽相同,但从访谈来看,越年轻的时候越容易着急结婚,对未来的单身生活容易产生恐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她们会越来越趋于平静,结婚在她们心中的重要程度会有所降低。长期的单身生活促使她们更加独立,掌握更多技能,这些反过来增加她们面对未来的勇气。

  她们最大的压力来自父母,有受访者反映有父母会认为女儿不结婚自己很丢脸;父母也受到来自亲戚的压力,亲戚一般认为女儿不结婚就是母亲没有尽责任。在应对父母的压力上,她们的方式各不一样,有的激烈,有的平和,但结果都相同,就是取得父母的支持。虽然渴望结婚,但被问到对生活有什么不满时,没有人回答“未结婚”。

  目前,她们基本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仅有一部分认为自己是事业型女性。她们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与年龄有比较大的关系,二十五六岁的更关注提升自我做好工作规划,30岁前后的侧重拓展发展空间和收入差距等问题,而35岁以上的开始考虑如何为社会创造价值、规划养老、进一步提高生活品质等。

  李莉现在对相亲的事也是很消极。“其实我觉得我特别适合结婚,大学毕业后就想结婚,做一个贤妻良母,但一直没结成。30岁以前,每天规划着什么时候结婚,很想快点结婚。过了30岁之后,觉得一个人过得蛮好的。”

  为什么30岁的时候想法会变?李莉说,想法是逐渐改变的。之前特别恨嫁是因为很恐惧30岁,老是害怕到了30岁怎么办。那个年龄之前觉得30岁岁时会老得很厉害和非常孤单。过了这个年纪之后才发现,没怎么样啊,和原来没什么区别。像爬山一样,远处看那个山头很高,现在到了这个山头,风景还不错。

  剩女

  也想当妈妈

  调查发现:如果政策允许,她们想当单亲妈妈。甚至有人说,结婚对她的意义是合法生个孩子。

  从笔者的访谈来看,受访者从30岁开始会考虑未婚生育问题,在某个时间段会有非常强烈的当妈妈的念头。如果有机会和小孩进行长期稳定的亲密接触,这种念头会大大缓解。

  大部分人表示,政策不允许以及经济压力是选择不生孩子两个重要原因。经过若干年的积累,经济压力会减少;如果政策允许未婚生育,她们想当单亲妈妈。甚至有受访者说,结婚对她来说唯一的意义是合法生个孩子。实在不行,打算多攒点钱,移民到允许未婚生子的国家。

  37岁的李莉说,她很喜欢孩子,跟他们一起去玩、照顾他们,会觉得很开心。因为担心年龄太大生不出孩子,时不时有焦虑感。

  “我会很关注高龄产妇的新闻,比如,某个女明星多大年纪生孩子。45岁好像就是底线了,年纪再大就比较危险的。我现在对婚姻,没什么期待。对我来说,结婚就是可以合法地生孩子。我倒不是怕自己养孩子,是怕不能给孩子完整家庭,孩子心理会有隐患。要是能在45岁前挣够可以移民的钱,就出国生吧。如果自己这辈子没有机会生孩子,就希望侄子和外甥将来能离自己近一点,万一年老体弱,有人陪着去医院。”

  35岁的邵美川在这个问题上看法与李莉一样,“婚姻哪有想象的那么令人向往,我天天被一群师奶围着,听她们说这说那,她们的生活不见得比我好,谁是弱者还不一定呢。”

  这些想要单身生育的受访者大都担心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不好。我们周围的单身母亲,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意外怀孕,遭到欺骗或抛弃,离婚丧偶等不幸的原因才成为单身母亲的,母亲遭遇打击,对孩子的成长有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女性有周全计划的、自主决定的单身生育会给孩子带来任何不良影响。

  剩女

  未来在哪里?

  调查发现:中国剩女所处舆论环境与美国七八十年代相同。如今,美国女性很适应自己的单身生活;她们把“家庭”定义为自己出生的家族和挚友。

  在访谈过程中,笔者亦通过阅读书籍和论文了解了一些未婚女性在其他国家的处境。笔者发现,中国剩女目前所处的舆论环境与美国未婚女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处境如出一辙。

  当时的美国社会普遍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结婚,而且还要足够早地结婚,单身被认为是一种离经叛道的不正常状态。对于女孩来说,社会给她们的结婚压力大于学习技能的压力。找不到丈夫的女人往往责备自己而不是社会环境。这种传统的认知不仅存在于民间,也存在于学术界,干扰着学者言论的客观性。

  那么,经历了打压和困惑的美国大龄未婚女性群体,如今是什么样的状态呢?美国女作家E.凯.崔姆博格2006年出版的《新单身女性》一书展开了一幅本世纪的美国大龄单身女性的生活图景。

  作者对几十位单身女性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跟踪采访。由《新单身女性》可见,使女人幸福的要素其实从来没有改变过:不论是20世纪70年代,还是21世纪,给予女人幸福的都是安定舒适的住所、亲情、满意的工作、安全的经济保障、健康的性以及朋友和社团组成的社交圈子。虽然仍有很多人的程式化思维会认为中年女性得到满意的性是有困难的。而《新单身女性》中的受访者却不认为这对她们构成问题。

  同年发表在《女性与年龄增长》期刊上的一份学术研究报告呼应了E.凯.崔姆博格的观点。该研究调查对象是美国40岁以上从未结过婚的女人,结论揭示了:这些女人已经很适应自己的单身生活;她们把‘家庭’定义为自己出生的家族和挚友。

  可见,上个世纪美国曾经气势汹汹的给大龄未婚女性施压的男权舆论已经败下阵来。如今的美国单身女性,占据着美国51%的成年女性人口,在美国30%的家庭中充当着户主,养育着美国25%的未成年人。

  结束语:

  结婚还是单身,都是一种方式,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才造就了多元化的生活及社会,社会理应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但是,当社会只认同结婚,甚至出现逼婚的舆论时,所有人也就没有了选择的自由。我国大龄未婚女性,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经历着美国单身女性的成长苦旅;当她们中间越来越多的人依靠自己的智慧赢得幸福和快乐,像一道美丽的风景般展示在更年轻的姐妹们面前的时候,“剩女”的称谓将渐渐变得过时,“剩女”的话题将渐渐变得乏味,年轻的与年长的单身女性的人生之路,必将变得更加轻快从容。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