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二代"取四字名渐成趋势 父母双姓合一避重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独二代"取四字名渐成趋势 父母双姓合一避重名

2010年10月18日 08:58 来源:广西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韦多利亚、杨光灿烂、黄金海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地名或景物的美丽词藻,其实这是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取的“四字名”。近日,记者在走访南宁市部分小学和幼儿园时发现,孩子采用“四字名”的现象较前几年明显增多。据南宁市户政部门介绍,今年新生儿入户登记的姓名有不少是“四字名”,这已逐渐成为一种取名新趋势。

  现象:“四字名”孩子明显增多

  中国传统的姓名一般以两个字或三个字为主,而时下,四个字的姓名开始多了起来。记者在南宁市埌西小学、滨湖小学、民主路小学采访时发现,像欧阳宇航、张林娴舒、张杨倩倩、周陈珂昭等“四字名”已不鲜见,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都会有一些“四字名”的小孩,主要集中在低年级。

  据滨湖小学一位体育老师介绍,他带的两个班里就有四五个取了“四字名”的学生,前几年还很少见,近年来越来越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四字名”的大量涌现还给老师记名出了一道难题,民主路小学一名老师说,记一个人的名字相当于记两个人的,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名字,除了班主任外,其他科目老师要在短时间内记全还真有一些难度。

  相比小学而言,幼儿园取“四字名”的孩子比例要多一些,区二幼中班一名老师告诉记者,仅她们班就有四五个“四字名”的小孩,每个孩子的名字都是标新立异,个性十足。记者从南宁市户政部门了解到,尽管无法统计出真正的数据,但从近两年新生儿户口登记的姓名来看,“四字名”的孩子较前几年明显增多。

  趣事:“四字名”大多独一无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长给孩子取“四字名”有着不同的想法和原因,可谓挖空心思,煞费苦心。

  首先,时下有不少“独一代”的80后结婚生子后,男女双方的家庭成员在孩子取名上争论不休,为了达到平衡,索性采取折中的办法,父母双姓合一。现年29岁的张女士家住凤岭某小区,张女士的爱人姓覃,夫妻双方都是“独一代”。张女士刚怀孕时,张妈妈就提出,张家就一个独女,外孙不姓张,张家就后继无人了。然而,张妈妈的观点遭到覃家激烈反对,覃先生认为,他也是家里的独苗,孩子应该跟父姓。最终两家人商议给孩子取名“覃张雨禾”。

  其次,部分父母为减少孩子同名同姓的现象以避免重名,于是“方嘉子琪”、“闭何宇阳”等“四字名”就出现了。方先生今年喜得千金,为了给宝贝女儿取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翻字典、询亲友……真可谓煞费苦心。方先生表示,给孩子取名字一是要有自己的特点,二是寄托美好愿望,三是字面上要好看,四是念起来要顺口等等,此外,最重要的是不能重名,保证孩子名字的“专利”。

  第三,一些父母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将孩子的名字取得十分新潮,以体现孩子的独一无二,同时也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愿望。韦先生、杨先生、黄先生3人一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3人的孩子都是同年生的,韦先生的孩子叫“韦多利亚”,黄先生的孩子叫“黄金海岸”,杨先生的孩子叫”杨光灿烂”。韦先生说,他喜欢英国女皇维多利亚的高贵和聪慧,他希望自己的女儿有着英国女皇般的高贵。同时“韦多利亚”中的“多利”又包含了聪明伶俐的意思,这也意味着韦家的孩子是多么的聪明伶俐。

  第四,还有一些家庭和父母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给孩子取“四字名”。家住五一路城中村的张先生一开始为孩子取为“张林科”,他姓张,妻子姓林,但后来说儿子五行缺水,要加个带“水”的字,于是他便给孩子取名为“张林泽科”。

  提醒:取名尽量不用生僻字

  南宁市公安局户籍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独二代”取“四字名”,是一种新现象,表明文化开放的新趋势。孩子随父姓只是多年来的约定俗成或传统,并非法律规定。此外,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姓名的字数并无明确规定,公民有自由的取名权。但值得注意的是,给孩子取名字时要用规范的汉字,尽量不用生僻字,也要不使用字数过多或过于拗口的名字,以免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该负责人提醒,在登记户口时,只要没有严重违背民族感情或造成很大不良影响,四字、五字等名字都能给予入户。时下,像“四字名”这类名字听上去十分新鲜,很有个性,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能在就学、工作中会遇到一些烦恼。特别是一些怪名字,如“钟(中)国”、“秦始皇”等有重要意义或易引发歧义的名字在入户时需慎重考虑。

  此外,在取名时,“80后”父母不应盲目跟风,如果双方家庭争议太大,可以尝试分别取学名、乳名的方式,给老人独立的“冠名权”,照顾双方家庭的感情。广西新闻网记者 叶敏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