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十多年未签劳动合同 癌症丈夫不愿累家人出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打工十多年未签劳动合同 癌症丈夫不愿累家人出走

2010年10月18日 14:52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对话当事人

  癌症丈夫伍昭前回家了。

  这些天,家人、老乡每晚都来开导他,要他乐观面对,好好治疗。16日,羊城晚报记者继续来到伍家回访,听到了这个为家庭而出走的男人心底的一席话。

  像伍昭前这样离乡别井、在穗打拼扎根的外来打工者还有很多,很多情况下,外来工的生存、医疗问题难以获得保障,亟需解决。法律专家建议,政府在完善外来工医保制度的同时,应该建立有效监管机制规范企业用工。

  关于出走 “只为不想拖累家人”

  伍昭前向记者回忆,离家时,什么也没拿,身上只有100多块钱。终日到处流浪,饿了就买些东西吃,还曾捡来别人丢弃的矿泉水瓶到江边装珠江水喝。

  羊城晚报:你是怎样知道患上癌症的?

  伍昭前(下简称伍):喉咙出现不适的情况已经有一年多了,一直以为是咽喉炎,也到医院看过。最近感觉越来越不舒服,10月9日,到医院检查,检查出“食道下段溃疡型癌”。

  羊城晚报:为何要离家出走?

  伍:当时头脑一片空白,根本不想和任何人接触。第一反应就是不能让家里人知道,离家以后,我也不知该往哪走,只想跑远点,就算死也别死在家里。

  羊城晚报:可有后悔?

  伍:后来确实后悔了,可以预想到家里的老婆孩子、老乡朋友都在找我。我现在知道什么叫亲情可贵了,再也不会离开家人。

  后悔之余,伍昭前还觉得挺羞愧的。

  伍:这几天,老乡们每晚都过来开导我,还主动借钱给我,这个500元,那个1000元。女儿也一再劝我好好治病,她说,宁愿不读书,省下学费给我。我真的感受到朋友、家人的温情,真的很感谢他们。现在我也想通了,不管怎样也要积极面对,能治就治,即使治不好也要和家人好好地过。

  此时,在旁的妻子江小英同声附和道:“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一家人面对。”

  关于家庭 “为了还债来穗打工”

  来广州打工之前,伍昭前与妻子在湖南老家以务农为生,提起陈年旧事,夫妻二人既感慨又唏嘘。

  羊城晚报:说说你们到广州打工的经历吧!

  伍:在老家都是干种田的活,种的是稻谷,只是能维持生活,没有任何积蓄。我和妻子在1997年初次来到广州打工,那也算是一次“被迫”的决定。当年,我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曾在湖南老家做过一次大手术,欠下了7000多元的债务,我们这个清贫的小家庭,根本无力偿还,为了赚钱还债,夫妻二人决定南下广州打工了。毕竟,进城打工比种田强。

  伍昭前记得,刚到广州后,他就与妻子在北京路附近的一个菜市场找到一份清洁的工作,月薪500元,就这样一步步熬过来。

  伍:我们到广州这么多年,一直当清洁工。两年后,妻子江小英因为要生小孩,两人都回了湖南老家,一直到2003年,又继续回到广州打工至今。

  羊城晚报:患病前,你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伍:我与妻子现在在海珠区海联路附近一家图书批发公司当清洁工,每人每月的工资是1050元。虽然生活艰难,但算是累中有笑,一家人在一起还是很开心愉快的。

  十多年来打工生涯

  从未签过劳动合同

  从伍昭前的个案,折射出外来工社会保障问题值得投入更多关注的目光

  在与记者的多次交谈中,伍昭前多次表达了对生活和工作的无奈,在他的认知里,签劳动合同、购买社保并不重要。在广州十多年的打工生涯里,伍昭前和江小英都是一名清洁工人,但一直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更没有购买任何的社会保障。他们拿的是每个月1050元的微薄收入,除此之外,任何花销都得由自己承担。

  妻子江小英直率地告诉记者,“我们没念过什么书,啥也不懂,根本不晓得政府有何政策能保障我们外来打工的人”。 省人大代表、知名律师朱列玉认为,目前,广州市对外来工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尚有不完善的地方,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加强对劳动者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例如遇到一些如癌症等的重大疾病,就连广州本地户籍的城镇居民就诊时也觉得吃力,这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朱列玉认为,多数外来打工人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低、对自身职业的维权意识不强,造成他们在劳动过程中长期缺乏保障的问题,建议政府组织外来工进行必要的劳动知识宣传。

  朱列玉表示,在这个个案中,用人单位显然存在过错,同时政府也有责任建立有效监管机制规范企业用工。伍昭前夫妇虽未与单位(公司)签劳动合同,但事实上存在明确的劳动关系,伍昭前可以与单位(公司)协调,还不成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举证,以维护自身权益。 (魏新颖)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