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乡村私卖土地建房“成风” 违建“遍地开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部分乡村私卖土地建房“成风” 违建“遍地开花”

2010年10月19日 08:50 来源:中安在线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谢维根和袁家菊是邻居,去年两家各自建了一栋2层小楼。可如今,打开新房大门,两人的心却都是冰凉的。约10天前,北边邻居家扩建围墙,将墙根建到了两家的屋檐下。几经交涉无果,围墙建好,将两家一楼的光线遮得严严实实。为了维权,谢维根和袁家菊找到店埠镇有关主管部门,却被告知纠纷中的三家房子都是违法建筑。

  这起围墙纠纷犹如一把剪刀,剪开了肥东县城违法建房的种种乱象。10月18日,记者在肥东县城调查发现,不知从何时起,陆续有人从当地居民手中购买宅基地、荒地或良田耕地,盖起一栋栋“小洋楼”,或住或卖。到了2009年,违法建房的“狂风”越刮越猛。如今,仅在店埠镇青春社居委共和村,就有包括谢维根在内的三四百户居民的房屋是买地自建的,且还有多处自建房正在加紧施工。

  【事件】

  邻居围墙遮挡采光

  袁家菊夫妇是下岗职工,日子过得很艰难。去年,共和村的一个亲戚将自家一块地借给袁家菊。他们掏出所有积蓄,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凑了十多万元动工建房。去年9月份,两层小楼终于建好了。而在同一时间,谢维根家的房子也盖好了,与袁家菊家的房子“肩并肩”。

  袁家菊说,当年下半年,北面的空地也有人盖房。今年10月7日,北边的邻居却突然在她和谢维根两家北侧屋檐下动工要修院墙。 “院墙贴着我家二楼阳台的围墙垂直下来”。院墙建成后,谢维根和袁家菊两家一楼的窗户成了摆设,“家里无光线黑漆漆的”。房子都是违法建筑?

  谢维根和袁家菊两家向店埠镇城区管理中心投诉。他们说,执法人员来到现场,“杨主任说,这个围墙建得不像话。一位穿制服的队员说,这些房子都是违法建筑”。不久,执法人员离开现场,未给两家任何说法。

  10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店埠镇城区管理中心。该中心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你们三家的房子都是违法建筑,可以用推土机推掉……”

  【调查】

  买地卖地“成风”

  这起围墙纠纷撕开了肥东县城违法建房的乱象。

  在共和村的一处工地边,村民指着几株杂草说,“这里以前是水塘,现在都被填掉了”。谢维根也证实,“去年我们盖房子时还在这个水塘里取水,但下半年水塘就没了”。如今,水塘的大部分区域已被泥土填埋,“这块地已经被人卖掉,好像也要盖房子”。

  去年,刘凤兰(化名)一家在共和村买了一块地,面积约45m2,“是找私人买的,花了26000元钱”。刘凤兰说,在她之前,当地人对买地卖地早已习以为常,“本来这里是农村打稻场,还有的地方是菜园和耕地,现在都被人买了盖房子了”。

  知情人透露,共和村土地买卖的价格有高有低,“大概在一万多至三万之间”,土地类型从宅基地到良田耕地,“只要适合盖房子的都可以卖”。卖地的是当地居民,买地的有当地人也有外地人。

  违法建筑“遍地开花”

  买地是为了建房子。无人知晓买地盖房是从何时开始的。不过,众人一致的说法是,2009年是违法建房的爆发年。 “我去年盖房子时还在共和村里面一点的地方,用的也是荒地。”一位知情人说,仅仅一年后,“南边的一大片地方都盖起了房子”。这些房子以两层为主,也有三四层的,“有的房子对外卖,有的是自己住”。

  进入2010年,违法建房的势头反而强劲持续。 10月18日上午,记者在共和村看到,一排排新建的房屋刚刚粉刷完毕,但这一栋、那一栋的显得凌乱。当日,至少有三处工地正在施工,工人们说,这些房子是自建房,并无土地、规划等相关部门的批准。

  刘凤兰并非店埠镇居民。她说,“我们在这里打工,以前租房子太遭罪了。现在建了房子住起来舒心多了”。不过,刘凤兰也知道,“这个房子什么证也没有,这里的房子都是这样的”。

  当地居民估算,仅在共和村附近,此类没有土地证、房产证的违法自建房屋约有三四百户。

  【进展】

  围墙该不该拆除?

  10月18日下午,谢维根和袁家菊再次来到店埠镇城区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杨军告诉他们,围墙的事情正在处理。不久,记者电话联系了杨军,他回答“这件事情正在处理。 ”这面围墙该不该拆、何时拆?杨军并未给出明确说法。

  “未见房屋有效证件”

  共和村近年来出现大规模买地建房的情况是怎么回事?杨军称并不知情。

  店埠镇城区管理中心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杨军都先后表示,该中心成立于今年元月份,是4月份才正式办公的。在此之前,对县城内违法建筑的认定和查处都是“归县行政执法局管”。中心成立后,这项职责才划归过来。

  杨军说,“这些房子都是以前建的,到底是不是违法建筑我也不清楚。 ”不过,他坦言,在现场调查时,居民们未向他出具任何房屋的有效证件。(安徽商报 徐良晶 李进)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