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河北张家口市一处路面3年内出现第七次塌陷(图)

2010年11月06日 05:39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坍塌路面

  近日,张家口市建国路再次发生塌陷事故,坍塌的路面形成了一个长10米宽3米左右、深浅不一的凹坑,不仅截断了整个便道,而且危及主路安全。同时,与塌陷处一墙之隔的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也出现一个深坑,威胁学生安全。据记者了解,这是建国路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发生的第七次道路塌陷事故,市民纷纷对道路及刚刚完工的集中供热管道工程质量产生质疑。

  ■市民报料:建国路出现第七次塌陷

  昨日上午,本报记者接到市民报料,称以前频频塌陷的建国路又塌了,而且好几天也没有人管,威胁行人安全,市民希望本报能关注此事,尽快消除隐患。

  接到报料后,记者立即赶到现场。记者看到,本次塌陷地段位于建国路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便道路段,塌陷处大概有几十平方米,中间是一个黑洞,周边数米的便道已经呈下陷态势,有人在现场围起了一圈警戒线。同时,记者注意到,放置在路边的垃圾桶、广告牌、路灯也出现了明显的倾斜,证明塌陷还在慢慢扩大,威胁着主路的安全。

  同时,记者看到,和塌陷处仅一墙之隔的河北建筑工程学院里,学校围墙下面就是一个几米深的大坑,坑里裸露着几根锈迹斑斑的管道,不时有水渗出。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学校外的塌陷占据了整个便道,并且威胁主路,给过往行人制造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学校里面的深坑正处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及招待所大楼前,进出学生及行人都要从深坑边走过,很不安全。市民及学生告诉记者,这个地方塌陷已经好几天了,但一直没有相关单位出面维修,这样的安全隐患不知何时去除。

  ■记者采访:相关部门互相推脱责任

  昨日上午,记者就此事和张家口市政、自来水公司、供热公司及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分别取得联系,但这些单位均表示此事不应该由他们负责。

  自来水公司表示,他们检查之后,学校外面的自来水管线没有出现问题,而学校里面的管线产权在学校,不归自来水公司管。

  而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则告诉记者,塌陷是由于前段时间张家口市东源热力公司,在铺设集中供热管道时从建国路引进管道穿过学校,在回填的时候没有填实,导致学校内地面下陷,压坏了自来水管道,跑水之后越冲越大,最后导致学校外面的建国路便道也开始塌陷。学校表示,塌陷是由于东源热力施工造成的,责任应该由热力公司来负。

  同时,记者就此事还和张家口市桥东市政取得了联系。桥东市政表示,塌陷是由于东源热力施工造成的,本着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应该由热力公司来修复,桥东市政会积极和热力公司联系,明确责任后再给记者回复。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桥东市政始终没有给记者任何回复。

  记者随后和东源热力公司取得联系,该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先表示,塌陷是自来水跑水造成的,应该找自来水公司。但工作人员在获知记者身份之后,又表示到底是不是热力公司的责任,需要向公司领导报告之后,才能回复记者。同样,截至记者发稿时,热力公司也没有给记者任何回复。

  5日下午,记者再次到建国路塌陷路段采访时看到,依然没有任何单位对塌陷路面进行施工修复。

  ■市民呼吁:别再扯皮,赶紧把路修好

  据记者了解,近三年来,张家口市建国路这条该市主干道已经发生了6次塌陷,本次是该路发生的第七次塌陷,本报曾对该路塌陷事故作过多次报道。

  据资料显示,在建国路的每次塌陷事故中,总离不开自来水、供热公司、市政、防空洞等相关部门之间的纠缠,各说各的理,互相推脱责任。不同的是,这次的建国路塌陷,目前还没有部门推脱说是防空洞塌了造成的路面塌陷,只是在自来水和供热之间互相纠缠。

  市民们呼吁,建国路频频出现塌陷,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不管是修路,还是自来水,还是铺设供热管道,这些工程必须保证质量,如果质量不合格,会威胁到广大市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市民们希望相关部门不要在互相扯皮了,赶紧把路修好,消除安全隐患,给市民、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才是正事。

  张家口市建国路近年来的历次塌陷

  ◆2007年8月19日23时许,张家口市建国路红旗楼附近新修路面出现塌陷,一辆大货车陷进路面,动弹不得。该路段自来水管道为新近铺设,供水公司赔偿车主损失4万元 。

  ◆2009年4月16日,张家口市建国路中段道路中央出现路面塌陷、沥青断裂现象。塌陷路面大约为一个直径近两米的圆圈,塌陷深度约几十厘米,并且塌陷处和附近路面已经全部断裂。

  ◆2010年2月27日,张家口市建国路再次发生塌陷事故,在建国路和建设东街交叉路口,一个2米多深、直径4米左右的大坑横在路中央,坑底粗粗的自来水管道不断地往外喷水。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哉麟】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