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农民捡破烂伺候老母傻哥10年 冷馍凉水便是午饭

2010年11月13日 13:43 来源:长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他,原本是父母和4个哥哥呵护下的顽童;他,也曾和别的孩子一样沐浴着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可多年前,家庭屡屡发生的变故,让他比同龄人早早担起了支撑家庭的重担。如今,憨厚老实、疾病缠身的他,每天靠捡破烂的收入早晚伺候有病的老母和一个傻哥,从不放弃。他就是南和县河郭乡仝牌村农民宋建胜。

  1早早挑起家庭重担

  走进南和县河郭乡仝牌村宋建胜家,眼前的景象与周边的家庭显得格格不入,一座由几间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小屋组成的小院,被周边矗立的高大新房紧紧包围;破衰低矮的土坯房里,两把陈旧老式的木椅、一张泛黄的老木桌、一座火炉和一个土炕便是家什。小院中,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厢里还放着几件卖不出去剩下的破烂。

  即使生活如此困顿,可10年来,宋建胜捡破烂之余,细心照顾着生活不便的80岁老母和患有疑难病症的哥哥。

  据村主任武占伟介绍,宋建胜的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退伍后回到村里任大队干部,干了30余年。村里无论大事小事,他总是怀着一副热心肠跑前跑后,帮里帮外。30年来,他一身正气,从不徇私,当年村里打算给他报低保,他都婉言拒绝,让给了他人。在村里,说起建胜的父亲,老百姓人人都竖起大拇指,说他威望高。4年前,他染病离世,只留下三间土坯房和一间土磨坊。

  宋建胜原本兄弟5个,老大、老二都患有顽疾,英年早逝,老三做了上门女婿。老四一直病魔缠身,父亲在世时,常年躲在被窝里,从不出屋门,遇到生人总是躲躲闪闪,掩被捂脸,父亲离世后,才与母亲藏在磨坊里磨面,但也是局限在两扇木板门里。

  在宋家,宋建胜算是健康的人,可也不知何时何因,他患上了癫痫。即使如此,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和患病的哥哥,他早早地挑起了边养家边照料亲人的重担。

  2冷馍凉水便是午饭

  初见宋建胜,皮肤黝黑,两手粗壮,身着绿色军装。他说,刚从废品站回来,卖了15元。对宋建胜来说,全家的收入除了4亩薄田外,最重要的便是捡破烂的收入了。

  为了能挣到更多钱,不让老母亲和傻哥哥受委屈,宋建胜常常起早贪黑,游走十里八乡四处捡破烂。一个空瓶、一张废纸、一块废铁……他从不放过。为了多省几个钱,中午饿了,他就啃上个自备的凉馒头,喝一口自带的凉开水。几年来,宋建胜一直如此。

  对自己吝啬,可对患病的母亲、哥哥格外慷慨,每次卖完废品,宋建胜总会给母亲和哥哥带来两个烧饼。今年9月,老母亲患上重感冒,住院10多天,宋建胜拿出了所有的积蓄,给母亲治病。钱不够,向朋友借了1000元交足医疗费。“儿子好啊!儿子孝顺!”说起宋建胜,80岁高龄的老母亲一边拭着眼泪,一边不停地夸赞。

  3照顾亲人是“必修课”

  骑上三轮车,出去捡破烂是宋建胜一家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今,宋建胜有了自己的小家,可对他来说,却有一条不变的规则:每天出门前,必须去老家为母亲穿好衣服,按摩按摩母亲疼痛的脊背,帮哥哥喂完饭,才能安心出门;卖完破烂,回到村里,必须先到老家,帮母亲、哥哥整理好被子衣服,看他们睡觉后,才放心回自己家,哪怕已是深夜。就这样,几年来,宋建胜像影子一样照顾着母亲和哥哥,从来不离不弃。“最亲不过家人亲,养育之恩不能忘,一奶同胞之情不能丢啊!”朴实的话语里,透露出宋建胜博大深厚的爱。

  燕赵都市报 驻邢台记者 张会武 通讯员 红亮 云波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