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探访曾经感动社会的人们:曾一智,文保路上继续行

2010年11月16日 09:26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制图:蔡华伟 宋嵩 钟自炜 林琳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3月22日,《人民日报>正式推出《身边的感动》栏目。开篇报道的是中央电视台女记者刘薇为救助车祸中的被困者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位“有良心的记者”,感动了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忙碌的都市,温暖了整个春天。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与感动同行。每一天,在寻找感动与编辑感动中,在渴望感动别人也渴望被别人感动中,忙碌地度过。转眼间春去冬来,100多位人物从记者的笔下、从我们的手中走到读者面前。

  我们从身边寻常事出发,着眼人性中的动人瞬间,撷取时代潮流中一朵朵浪花,让这些点点滴滴汇成一条温暖的河流,滋润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

  仁爱与孝敬,同情与帮助,自立与自强,传统美德依然是感染净化我们心灵的重要源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岗敬业、尽职守责、勇于创新等价值观念,也日渐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在诉诸情感的感动之后,期盼我们的报道能够触动心灵,启迪思考,促使心动化为行动,最终达到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我们真诚地希望与每一位读者、网友一起传递感动,传递温暖,传递可以使我们踏实工作、努力学习、幸福生活的力量!

  曾经感动我们,现在过得怎样……(人物新访)

  曾一智——

  文保路上继续行

  “我将依然坚持”。就在记者发稿时,曾一智刚刚把自己对哈尔滨市某工程的第四封建议书寄出,这是她的团队调查数十次的血汗结晶。

  哈尔滨市最近公布的第四批保护建筑里,经曾一智建议被纳入保护范围的有20多处。从去年10月至今,她的文物保护团队共递交了17份“文物认定申请书”,涉及全哈尔滨170余处建筑,市文物部门已经全部受理并认定保护。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我们的文保志愿者队伍。虽然都是普通大众,但他们坚持的却是一项不普通的事业。”曾一智说。

  “看到这么多文物被毁,是否会感到心灰意冷?”记者问。

  “哪有工夫灰心呢?这忙都忙不过来了,能抢回一座是一座,能让它们多‘活’一天是一天啊!”曾大姐快人快语。(本版曾于6月2日报道过曾一智事迹)

  刘 鹏——

  驾照拿了,超市火了

  10月4日,顶着冷风,记者走进刘鹏的超市,顿觉一股暖意。

  “您看我是不是黑了?这半年净学车了,昨天我去考的试,过了啊!”刘鹏说。今年4月,一听说残疾人可以学车了,刘鹏马上报了名,成了长春市第一批残疾人学员。“从5月份到昨天,几乎天天练车,一开始害怕,但后来也挺稳,教练也总夸我开得好。”

  上了人民日报后,中央电视台也采访了刘鹏,他成了院里的明星。更让刘鹏开心的是,自家超市的生意明显好了。“现在,院里院外人都愿意上这买东西。”

  有一对40多岁的夫妇,看到报道后,当天晚上就开了半个多小时车来超市买东西了。从那以后,雷打不动,两口子每星期都会来买一次东西。刘鹏说,“房子是贷款买的,以前还挺担心。现在好了,每个月还了贷款后,剩下的还够生活的。”

  女友小郭指着架子上各式的货品说,您看,以前没钱进货,这货架子上,常是同一批货,放一面架子,可也不能一架子都摆同样的方便面啊,就绞尽脑汁,交叉着放,一开始真难。可现在,烟酒糖茶,啥都有。架子上放不下的,还得在架子外堆着呢。

  日子红红火火,但刘鹏还有更大的梦想:“我是喜欢动的人,哪怕做事时遇到困难,也要努力争取。您别笑话我,其实我特想做大买卖,用成功来证明自己。” (本版曾于7月2日报道过刘鹏事迹)

  何天武——

  有人专程来看我

  11月5日中午,何天武正在陡峭的华山苍龙岭负重攀登,一个小伙子突然叫住了他:“您是何师傅吧?我在电视上见过您。”

  “我们是专程从西安过来的。”跟小伙子一起的,还有一位姑娘。“看了您的故事,我们很感动,也特别受激励。”小伙子从包里掏出一个精美的小盒子,盒子里是一支钢笔,“知道您喜欢书法,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只有一只胳膊,背负100多斤的货物,常年行走在险要的西岳华山——被报道后,何天武出名了。不少华山上的游客能认出他,有的还会亲热地拉住他合影。他已经习惯了在山上送货时突然被人喊出名字。

  现在,华山的温度已接近冰点,游客们都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老何还是一件毛衣加薄外套,上山路时依然满头大汗。等天气再冷一些,生意渐渐少了,老何和他的背夫伙计们,就要进入冬歇期了。

  不过,闲下来的老何也不是无事可做,他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己的三大爱好中——唱歌、书法、长跑。老家年过七旬的双亲有弟弟照顾,老何很放心。“我在外打工赚钱,补贴家用,还供一个侄子读书。二弟在家替我尽孝心。我和他分工合作。”

  明年,将是老何在华山的第十一个年头,他也将迈入五十知天命的年纪,“希望明年更好。”(本版曾于7月9日报道过何天武事迹)

  王秀珍——

  转正了,更忙了

  王秀珍的故事被报道后,她的诚信之举引发了巨大反响。最近在订奶户吴女士的奶箱里,王秀珍发现了给自己加油打气的纸条,“王大姐,你是好样的,我们永远支持你!”还有一些订奶户打电话鼓励王秀珍:“我们永远都订你的牛奶!”“一切困难都会过去,有什么困难,你就说一声。”央视《人与社会》栏目还把王秀珍的故事拍成短片,在节目中播放。

  “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大家却给了我这么多的关注和照顾。”11月8日傍晚5点多,王秀珍还在奶站整理归拢着当天收回的玻璃奶瓶,一个劲地说,“我要加倍地回报社会,回报公司。”

  11月1日,王秀珍得知了一件大喜事:她所在的公司决定录用她为正式员工。“这样,我的生活就有保障了。”王秀珍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企业都给交,加上送奶收入,一个月能挣2600多元。”如今,王秀珍在公司铁西一站工作,负责日常管理协调20多个送奶工,自己还兼职做着送奶工,为190多户订奶户送奶。工作更忙了,责任更大了。

  好事不止这一件。王秀珍的儿子李斌是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的一名学生。学校得知王秀珍的事迹后,决定免除李斌近5000元的学费。

  对王秀珍来说,“困难时期”已经过去,更加美好的生活正在创造着。(本版曾于7月13日报道过王秀珍事迹)

  刁守臣——

  有了新电脑,游了老北京

  刁守臣的故事见报后,不少热心人想帮助他。

  8月4日下午3点半,丹东市残疾人联合会带着一辆轻便灵活的手推车和一台液晶电脑来到刁守臣家。原来,联合会理事长张波从报纸上看到刁守臣的女儿刁艳华日夜面对一台旧电脑,决定送一台液晶电脑给刁守臣一家,希望为这对“非常父女”圆梦出一点力。上门了解情况后,他们决定再加送一台手推车。

  刁守臣自强不息的事迹感动了辽宁省一家单位,他们出资邀请刁守臣等8名残疾人到北京旅游。8月25日清晨,刁守臣一行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向往已久的升旗仪式。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