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别用“入乡随俗”为星巴克找借口

别用“入乡随俗”为星巴克找借口

2021年12月14日 00:39 来源:新京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别用“入乡随俗”为星巴克找借口

  ■ 观察家

  无论如何,消费者和商家最恰当的关系,永远是消费者支付相应的价钱,商家提供合格的商品。

  日前,新京报记者在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发现,两家店普遍存在过期食材继续使用,篡改保质期,承诺“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第二天偷偷上架,而涉事门店所谓的“飞行检查”也只是流于形式等乱象。对此,星巴克回应称,已关闭涉事门店,并启动调查。

  不过,一些人却帮星巴克找起了借口。比如有人不谈具体问题,却强调星巴克的食品标准是“行业天花板”;有人说更换保质期标签没什么,有的店连保质期一说都没有;还有人说这是“入乡随俗”,国外严格标准到国内随着水位自动降低了标准……

  星巴克是全球第一快消咖啡品牌,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咖啡品牌之一。可以说,星巴克让不少消费者完成了对咖啡的“启蒙”,很多人对这一品牌抱有相当的感情。

  但食品安全是餐饮行业底线,更没有什么所谓某某品牌的标准是“行业天花板”之说,连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都保证不了,何来“行业天花板”一说?消费者帮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找借口更是可笑。况且,即便星巴克的食品标准是“行业天花板”,但如果严苛的标准只是做做样子,在具体的食品售卖流程中做不到,这样的食品安全标准又有什么意义呢?

  至于“入乡随俗”,用所谓“橘生淮北则为枳”来解释更是毫无根据。过去几年,国内的一些品牌食品安全确实出过不少问题,但近年来,国内的食品安全“肉眼可见”地抓得越来越严。

  因此,与其为星巴克“找借口”,倒不如深入剖析一下,为什么所谓的“行业天花板”在细节层面却是千疮百孔。这其实都指向了一个共同问题——星巴克的管理考核模式。一名星巴克员工向记者解释说,公司要考核门店的营业额和利润率,如果食材成本花费过高,这些数据会不好看,所以尽管星巴克的规定严格,但执行上仍存在问题。

  可见,星巴克的营业模式尽管是被认为更可靠的“直营”,但在管理上的机械,导致门店只能想出种种投机取巧的办法,去获得更好看的业绩。星巴克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跨国品牌,这种管理上的粗放是不应该的。

  在长期经营中,星巴克是否知晓某些店面操作层面的“潜规则”,也值得打一个问号。而从所谓的“飞行检查”流于形式来看,星巴克的管理漏洞恐怕不是偶发的,背后可能是机制性问题,这更应引起企业重视。

  无论如何,消费者和商家最恰当的关系,永远是消费者支付相应的价钱,商家提供合格的商品。如果商品出现了问题,那么消费者就应去敦促商家整改甚至补偿。至于消费者帮商家“找借口”,那就没有任何必要了。

  □夏研(媒体人)

【编辑:叶攀】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