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后代守护“红色货币”40载:冀完整呈现中国红色金融货币史

分享到:

革命后代守护“红色货币”40载:冀完整呈现中国红色金融货币史

2022年07月31日 11: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视频:三代人接力守护“红色货币” 讲述先辈用“钱袋子”保障“枪杆子”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昌7月31日电 题:革命后代守护“红色货币”40载:冀完整呈现中国红色金融货币史

  记者 李韵涵 姜涛 刘力鑫

  “货币是一种能够反映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历史物证,这些‘红色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红色金融事业从无到有的历史进程。”年余七旬的金家栋已经醉心收藏“红色货币”40载,在他看来,守护这些文物就是守护历史。

图为金家栋正在对一枚古代钱币进行鉴定。 金花 供图
图为金家栋正在对一枚古代钱币进行鉴定。 金花 供图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纪念日前夕,中新社记者走访位于“英雄城”江西南昌的百年红色金融货币馆,了解从大革命时期至新中国诞生期间,中国革命先辈如何一步步完善金融体系。

图为馆藏文物“工”字银元。 刘力鑫 摄
图为馆藏文物“工”字银元。 刘力鑫 摄

  百年红色金融货币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南昌金九福钱币博物馆的主题教育馆,馆藏红色货币500余件。从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时期到新中国诞生,馆内藏品涵盖了不同时期的珍贵红色货币。

  “在南昌起义前夕,为确保起义军的供给,中共前敌委员会派出重要干部接管江西省银行,以保证后续的军队运转。”金家栋的女儿金花接过了父亲的历史接力棒,成了百年红色金融货币馆的负责人。她表示,在南昌起义之时,中国革命先辈就意识到了“钱袋子”和“枪杆子”同样重要。

金花正在介绍“工”字银元。 刘力鑫 摄
金花正在介绍“工”字银元。 刘力鑫 摄

  走进百年红色金融货币馆,便看见在馆内的显眼位置摆放着一枚“工”字银元,这是中国土地革命时期最早发行的铸币,现在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上创办了造币厂,‘工’字银元含银量很高,深受苏区民众欢迎,从而打破了国民党对苏区的经济封锁。”金花指着“工”字银元对记者解释,为了体现与当时市面上流通的各种墨版鹰洋银元的区别,红军造币厂在铸好的墨版鹰洋银元上凿下“工”字印迹。

百年红色金融货币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南昌金九福钱币博物馆的主题教育馆,馆藏红色货币500余件。 刘力鑫 摄
百年红色金融货币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南昌金九福钱币博物馆的主题教育馆,馆藏红色货币500余件。 刘力鑫 摄

  谈及创办百年红色金融货币馆的初衷时,金家栋回忆起了先辈经历过的革命岁月。他回忆称,1928年,在“将军县”江西永新,自己的两位伯父金时榜、金三榜加入红军,并在井冈山龙源口战役中先后牺牲。

  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二版人民币中的一张三元面值的纸币正面图案里有一座拱桥,这是永新县的龙源口桥,也正是金家栋的伯父金三榜加入红军参加龙源口战役并牺牲的地方。

图为金花正在介绍文物的相关资料。 刘力鑫 摄
图为金花正在介绍文物的相关资料。 刘力鑫 摄

  金家栋表示,在工作中偶然收藏到了这枚钱币,便总能想起那段历史,自己收藏的每一枚钱币的背后都反映了一段历史,希望通过不断收集“红色货币”以完整呈现中国红色金融货币史。

  “在外人看来做这样一件事‘吃力不讨好’,早年间我也不理解家父为什么执着于收藏红色货币,而现在我想继续完成父亲的事业。”金花表示,自己和父亲作为一个民间收藏家,博物馆展示的藏品已经备案给国家文物局,这些文物可以警醒后人,也是历史见证物。

守护“红色货币”这件事成了金家三代人的使命,金花的14岁的女儿黄若兰也时常来馆内参与讲解工作。 刘力鑫 摄
守护“红色货币”这件事成了金家三代人的使命,金花的14岁的女儿黄若兰也时常来馆内参与讲解工作。 刘力鑫 摄

  如今,守护“红色货币”这件事成了金家三代人的使命。金花的14岁的女儿黄若兰也时常来馆内参与讲解工作,并为这些藏品录制宣传视频。黄若兰表示:“自己时常在历史书上读到和红色货币有关的历史,作为‘00后’,自己也将力所能及向周围人讲述那段红色历史。”(完)

【编辑:杨彦宇】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