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打卡地”成夺命危险地,推荐平台要担责吗?

分享到:

“网红打卡地”成夺命危险地,推荐平台要担责吗?

2022年08月17日 19:10 来源:中国之声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近日,四川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漕沟突发山洪,造成游玩群众伤亡(7人死亡,8人轻伤)。目前当地现场搜寻、搜救工作已经结束,转入善后处理阶段。

  事发后,不少网友发现此地竟是一个“网红打卡地”。实际上,这里是一个未开发的景区,属地质灾害点位且多次发生山洪。记者发现,多个社交平台曾存在大量打卡“龙漕沟”的游记文章或者视频,但不少平台并无危险提示。“网红打卡地”成夺命危险地,推荐的社交平台需要担责吗?

  突发山洪将河道内游客卷走

  河道两边有清晰标识和铁护栏

  8月13日下午,四川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漕沟突发山洪。网传视频显示,事发时,河道两边立着多顶帐篷,不少游客在水中嬉戏。河水很浅,水中遍布石头,转眼间突如其来的山洪将河道内未撤离游客卷走。

  当地通报称,事故原因为当日下午该辖区有对流云团生成,伴有短时强降雨,从而引发龙漕沟区域突发山洪,导致群众被困。龙门山镇政府相关人员对媒体称,当日14时37分,龙门山镇接到强降雨的气象预报后,就立即组织力量对游客进行劝离。

  山洪灾害发生后,当地组织多支专业救援力量和专业救援设备,沿河联动开展搜救工作。彭州市一支民间救援队参与了救援,这支救援队的负责人梁川告诉记者:“之前现场也有很多防护措施和标识标语,现在又增加了很多,控制了进景区玩耍的人数。”

  梁川告诉记者,他是彭州本地人,以前曾到事发地来过。他说,事发地看起来是一个野山沟,属于未开发的景区,但确系泄洪河道,河道两边有清晰标识,并被铁护栏围了起来,但被游客破栏而入。

  游客翻过护栏进入河道成常态

  河道被社交平台推荐为景区

  梁川表示,现场曾有相关工作人员对翻过护栏进入河道的游客进行阻拦。“为了劝阻这个事情发生了很多矛盾。”

  平日里河道水流温和,河水较浅,此前也没有发生过太多意外。久而久之,游客翻过护栏进入河道就成了常态。

  早在去年7月,当地媒体就曾在其短视频账号上发布提醒称“网红打卡点暗藏危机”,龙门山镇人民政府也在其社交平台账号上多次发布相关提醒。

  尽管如此,记者检索发现,在一些社交平台上,龙漕沟被作为小众玩水、露营场地推荐,还冠上了“景区”的说法。甚至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攻略”“游记”等内容,晒出自己前往龙漕沟游玩的经历。实际上,龙漕沟是个“野生”河道,更是一条连通后山的沟渠,承担了泄洪的任务。

  专家:平台方有义务进行风险提示

  律师:游客的责任构成自甘风险

  “互联网平台在此事件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成为近日网友追问的话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认为,对互联网平台而言,追踪到所有存在风险的“网红景点”存在一定难度。但是,平台方针对“网红景点”有义务进行主动的风险提示。“比如,利用算法对视频和评论当中的关键词进行抓取,对相关网红景点风险进行分析,向用户提出警示,或者在相关景点打卡的视频和文字当中给一些风险告知。”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辉则认为,对未经过商业开发且存在高风险的旅游景点,社交平台上的信息发布者有提醒风险的义务,平台也有安全提醒和内容审核义务,否则双方均存在侵权责任。“但在司法实践中,平台如果能够在接到相关通知时及时把相应信息下架,一般认为其尽到了应尽的义务,不会判令其承担相应责任。”

  但在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窦冬辰看来,此事件中游客的责任构成自甘风险,即游客在明知参与特定活动存在一定风险的情况下,仍自愿地参与其中。在这种情况下,游客一般要自己承担相应的损失。如果有相关组织者,则组织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也表示,在社交平台上传播相关帖文,吸引更多游客到此游玩的“网红”和通过算法不断推荐更多网友看到此帖文的平台,都应承担一定的传播违法信息的责任。但景区或者管理者是否履行了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同样值得追问。

  总台记者/管昕 贾宜超

【编辑:叶攀】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