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4日 星期三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相信暴富神话 一家三口陷入“传销魔窟”(图)
2007年11月14日 17:44 来源: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


    该传销组织负责人唐碧晖(图中数钱者)召集一部分投资人进行所谓的“返利”。(非正常拍摄)

  核心提示 他们原本都有着幸福的家庭,凭着自己的辛勤工作,一家人过着相对平静的幸福生活。可这平静却因为“传销”而被打乱:陷入“魔窟”的丈夫把妻子劝说进来,妻子再把儿子喊进来,一心一意做“消费投资生意”;有些家庭因为这些所谓的“暴富神话”债台高筑,家庭破裂,妻离子散……日前,本报(注:当代生活报)记者和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记者一起,在成都一家商业调查公司的配合下,赶赴钦州市,揭开了一个所谓“消费资金运作”项目的传销组织的神秘“面纱”。

  痴迷发财 一家三口陷入“传销魔窟”

  日前,本报接到由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记者转来的一封申诉信。这是一个陷入传销组织的受害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所写下的血泪控诉。

  现年51岁的受害人黄德轩,成都市人,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特别优越,但一家三口还是过着衣食无忧的平静幸福生活。

  今年6月,一个叫刘榕林的成都女老乡给黄德轩打来电话。电话中,刘榕林声称,广西目前正在搞大开发,国家投资了1500亿元支援北部湾建设。“商机很多,几乎遍地都是黄金”。而她正和几个老乡在广西钦州市着手做边贸生意,如果黄感兴趣的话,可以来钦州同她一起做,“有财大家发嘛”!

  在刘榕林的极力游说下,黄德轩怀揣着发财梦来到了钦州市。此时,刘榕林告诉他,他们并不是做边贸生意,而是在做一个消费投资生意。“国家为了开发这里,发放了一个新的投资项目,可你别看这个项目投资小,但回报却很高,而且时间还很短,是个挣大钱发大财的好机会”。

  随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个叫唐碧晖(据介绍是该项目的负责人)的女老乡就不断地给黄德轩介绍他们这个所谓的投资项目,及一大堆投资后效益回报如何丰厚的问题。

  于是,黄德轩也了解到了他们的投资运行情况:投资1份3800元,可得到370万元的投资回报;投资11份36800元(从第2份开始,每1份只要3300元),就会有740万元的效益回报;而投资21份69800元,回报更是高达1110万元,并且所有的回报在一两年内就能全部兑现……

  虽然刚开始时黄德轩对唐碧晖和刘榕林的话有些怀疑,但在巨额回报的吸引下,又加上一帮人极力煽动,黄德轩的戒备心理慢慢放松了,从最初的怀疑到最后的深信不疑,他心甘情愿地交了69800元投资了21份所谓的“消费资金运作”项目,然后就一心一意地做着发财梦了。

  后来,一心要把生意做大把钱赚足的黄德轩又先后喊来妻子、儿子和侄子。他们每个人均分别交了69800元投资了21份。

  幡然醒悟 委托他人卧底传销组织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像黄德轩想的那样。他一心盼望着的高额回报并没有到手,而随着他在钦州的日子越来越长,接触到的投资人越来越多,他发现,参加这个投资项目的人差不多有五六百人了,投资金额也已达上千万元;但自始至终,他们基本上没有分得所谓的高额效益回报。

  有了上当受骗感觉的黄德轩悄悄地回到成都老家,上网查到了被各国司法机关称之为“金字塔式销售”的相关信息,而唐碧晖和刘榕林的投资模式,正好符合“金字塔式销售”。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是确确实实上当了。

  于是,他再次回到钦州,和一部分所谓的投资人私下展开交流。大家逐渐意识到,这个投资生意有着太多的疑点;而且,在这些投资人中,有的是辞了工作来做的,有的是卖了房子来做的,也有人向银行贷款或向朋友借钱来做的,甚至有人为了做这个生意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经过一番商议后,他们找到当初叫他们加入这个生意的刘榕林,让她退钱。但刘却以钱不是她收的为由而拒绝,甚至还威胁再闹事就要打他们。

  发财梦破灭了!在讨钱无望的情况下,黄德轩回到了成都,找到了当地一家商业调查公司,希望在该公司的帮助下,讨回自己的血汗钱。

  11月5日,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商业调查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化名唐勋,在黄德轩妻子和侄子的安排下,以被他们发展的合作伙伴的名义,巧妙地混进了传销组织,就此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

  极力鼓吹 加入“家庭”就可以赚大钱 

  在唐勋进去的第二天,唐碧晖就安排了一个女助手给他介绍这个投资项目的概况,然后就是极力地鼓吹这个项目是如何如何地好、如何如何地赚钱。而唐勋也逐渐了解到这个投资项目的运作情况。

  原来,他们对所有的投资人按照当初的介绍关系和亲戚背景进行组合,以5-8人为一个“家庭”的名义在钦州市各小区租房而居,并选出“家长”,由“家长”负责各自“家庭”的日常活动,像唐勋和黄德轩的妻子、儿子等7位成员所组成的“家庭”,在这个项目上共投了30多万元进去。

  而具体的运行模式则为7个班组5个平台式的“金字塔”模式,新进成员由所谓的经理唐碧晖安排其助手进行授课,讲解项目的投资和回报收益情况,然后通过日常的学习和经验交流,鼓动新成员加入;每发展一定数目的合作伙伴,就会晋升一个平台,直至达到最高平台——第5平台,享受高达1110万元的高效益回报。

  平时,这些“家庭”成员每天分上午、下午和晚上进行培训学习和经验交流。而为了约束各“家庭”成员,他们还专门制定了所谓的类似行为规范的“生活复制”,提倡各成员在关心他人、加强团结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日常的生活中,还要注意礼节、礼仪,着装整洁,注意个人形象,保持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并努力和当地居民搞好关系。

  为了让唐勋对这个赚钱的项目深信不疑,他们每天都安排唐勋上午、下午和晚上分别到不同的“家庭”中做客,上午和下午针对他介绍项目的投资和收益情况,晚上则由那些已经“成功”的“家庭”成员介绍经验。

  唐勋透露说,为了博得他的信任,在向其介绍情况和传授经验时,那伙人还不时对唐勋进行“善意”的提醒:“你自己看仔细,我们是不是在骗人?”由于唐勋表现得比较“顽固”,唐碧晖甚至还打破只亲自给每个新人讲一次的惯例,亲自劝说了他三次,极力向他鼓吹这个投资项目的诸多好处。

  据唐勋介绍,在其混进“家庭”的近10天时间里,有一个来自贵州的投资人,为了投资这个项目,把其老父亲用来治疗白内障的手术费都“翻”了出来。那些钱是其父亲一元一元地存下来,然后藏在床底角落里的。结果眼瞅着项目一直没有回报,父亲的白内障一天天加重,面临着失明的危险,这个贵州人后悔不迭。

  川桂携手 两地记者揭开传销“面纱” 

  11月12日中午12时许,本报记者和四川电视台资讯频道的记者同唐勋接上了头。据他透露,当日下午1时50分,唐碧晖将召集一部分投资人在一个“家庭”进行所谓的“返利”(项目回报)。

  到了约定时间,陆陆续续有人走进“家庭”。记者尾随而至,试图混进“返利”现场了解更多的详细情况,无奈对方警惕性太高无功而返。不过,通过事先安置的摄像机,记者还是看到了“返利”现场的火爆场面:唐碧晖和两位女助手直接把10多万元现金摆在桌面上,然后根据那一部分人的投资数额,按比例分配各人所得到的回报。这些人当中,多的有的得到了近万元的回报,少的仅有五六百元;而发钱给回报多的成员时,唐碧晖还故意把钱甩得很响,刺激那些分钱少的人。

  记者随后走访部分小区从一部分传销人员口中了解到,目前,在钦州从事该项目投资的四川人就有100多户近五六百人,而他们大都是亲戚朋友相互喊过来发财致富的,没想到面临的结果却是血汗钱打了水漂。

  而更让人震惊的是,那些处在高平台的“成功人士”还极力游说那些“家庭”成员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于是,这些“家庭”也是尽力降低生活成本,各“家庭”的伙食标准最低每人每天0.7元,高的也不超过2元。而记者了解到,这些费用是由各“家庭”成员在入伙“家庭”的时候交给家长保管的“公积金”来支付的。

  唐勋告诉记者,他去做客的那些“家庭”中,平时伙食都是白米饭就着炒土豆丝和炒豆芽,虽然说是炒菜,但很少看见有油星。只不过因为是四川人的缘故,习惯了吃辣椒,于是在炒土豆丝和豆芽的时候,拼命地放辣椒。而对于剩饭,也都留下来,直至发馊了也不舍得倒掉,而是冒着拉肚子的危险照样吃下去。他所居住的那个“家庭”也一样,基本上是以素食为主,炒菜也不放油,也同样使劲地放辣椒,结果吃得他都上了火,以至于到了后来他不得不每天找机会偷偷地跑出来给自己加餐。

  报警求助 “项目经理”竟然趁机溜了

  眼看着自己的血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12日下午,黄德轩妻子、儿子和侄子所组成的“家庭”设计喊唐碧晖过来称,在他们的劝说下,唐勋已经心动了,希望她能亲自再过来劝说一下,趁热打铁,争取让他把钱交了。

  当晚7时40分,唐碧晖单独一个人来到他们所租住的钦州市世纪新城A22栋3单元402室。他们这些“家庭”成员立即围上去,质询唐碧晖欺骗他们的血汗钱,但唐碧晖却并不理会;而对于他们提出的退钱要求,唐碧晖直接表示钱不在她身上,而且钱是由几个人共同保管的,即使退钱也要把几个人召集起来才行。

  双方就这样僵持下来。眼看讨钱无望,黄德轩等人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此时,唐碧晖才把随身带的5000多元现金和一张内有15000元的银行卡退给他们,但余下的钱始终不肯再退。

  投进去30多万元如今才要回来2万多元,不甘心的黄德轩等人为了避免更多的人受唐碧晖所谓的“消费资金运作”蒙蔽导致血本无归,13日凌晨零时30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报警。不过,就在警察赶赴现场的途中,唐碧晖竟趁他们不注意而悄悄溜走了。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部门说法 希望受害者能积极举报

  11月13日上午,记者从钦州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科了解到,早在10月中旬,他们就已经接到了一批广东人的举报投诉,反映唐碧晖一伙以“消费资金运作”的形式吸引他们投钱入伙而被骗的事情。

  该科副科长杨伟清告诉记者,接到举报后,他们已经协同公安部门就此展开了调查。但因为对于传销的调查取证比较困难,而且很多上当受骗者还抱着发财的希望,不愿意进行举证,这对于打击传销来说,非常不利。杨伟清副科长呼吁,希望那些看清传销本质的受害者能主动找到工商部门,积极举报,配合他们的工作,共同打击传销组织的非法行为。(记者庞村 周政光)

  新闻链接

  发手机短信 提醒防传销

  本报讯 前往广西来宾市的外地人会收到这样的短信——警惕:以深圳文彬贸易有限公司、广州扬森公司、新加坡派隆国际有限公司等名义开展的连锁销售、加盟连锁、直销活动是非法传销活动。这实际上是当地有关部门打击传销活动的新措施。

  广西来宾是2002年才成立的一个地级市。去年下半年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传销分子聚集来宾,引起政府部门、媒体的关注。经过大力打击后,传销人员一度销声匿迹。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来,传销又有“回潮”的迹象。不久前,有关部门在来宾的一次行动中,再次捣毁传销窝点43个。在传销人员中,很多是十几二十岁的少男少女,他们脸上尽管稚气未脱却显得麻木冷淡。

  传销让很多家庭一贫如洗,甚至妻离子散,农民用于发展生产的资金在一个个传销分子编造的“神话”下被卷走。为防止传销“回潮”,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决定,7月16日至8月15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打击传销集中行动。广西采取“除根治理”的态势,在打击传销的方法上,改变过去“驱赶清理”模式为“专案侦查”的模式,对一些顽固分子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在一些传销重灾区,纪委、监察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严禁党员干部出租房屋给传销人员的通知》,对有关部门查处传销活动工作不配合的,或者再次将房屋出租给传销人员的,纵容、包庇传销行为的党员干部,将依照党纪政纪规定从重处分,并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据新华社)

  广西保持高压态势打击传销活动 半年清理传销窝点1319个

  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区工商系统通过查源端窝、严惩头目、严查大案等措施,严厉打击传销行为,继续保持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的高压态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统计,全区上半年共查处传销案件151件,清理传销窝点1319个,劝返参与传销人员1.94万人,有效遏制了传销蔓延的势头。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部署,7月下旬至8月中旬,全区工商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开展大规模打击传销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利用互联网和假借“直销”名义从事传销的行为。

  自治区工商局要求各地总结借鉴北海、来宾、钦州、玉林、贺州等市组织“打传专业队”、建立传销人员信息库等做法,采取有效措施清理传销窝点、查获传销头目、教育和驱散传销人员。(据《广西日报》)

编辑:朱鹏英】
相关报道
·人生阅历少易被骗 大学生求职谨防陷入传销圈套
·被老同学骗入传销窝点 江苏大学生逃离不成坠亡
·面试邀请暗藏玄机 大学生发帖揭露传销骗局
·丈夫搞传销欠钱 离婚要妻子分担债务被法院驳回
·学生布置传销陷阱 贵州老师湖北被逼跳楼(图)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