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媒体评"瞌睡丢官":官员退出机制规范化值得期待

2008年02月29日 14:49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长期以来,中国百姓总有一种误区:当上了公务员,就是拿上了铁碗,一辈子有升无降,天天都是好日子,甭管干得好不好,甭管称职不称职。据媒体统计,从2004年至2007年,我国引咎辞职的官员只有305人,占官员总数不到十万分之一。

  可这两天,此结论似乎出现了被颠覆的可能。本月20日,昆明呈贡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蒋文辉因在会上打瞌睡,被铁腕市委书记仇和当众点名批评、勒令辞职。27日,在彭州市召开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上,因为街道脏乱差没“扫”干净,丹景山镇镇长被彭州市委书记点名,站着听会半小时。

  与此相对,一条去年的旧闻值得关注:德国一位市长,将笔记本电脑“抵押”用于冲抵“嫖资”,不想电脑被警方在一次扫黄行动中查获。这位市长因涉嫌“泄露国家机密”被迫辞职。整个案子了结仅用了不到两周时间,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时间消耗,更不存在边腐边升的可能。在这位德国“一把手”看似荒唐的“尴尬”里,制度对官员权力制衡的有效性显露无遗。

  话说回来,被仇和点名的那位,真正退出了官场。而被罚站的那位,丢了面子而已。相对于其失误而言,他得到的处罚真算是轻的。虽然有言论称这种家长式的作风有人治大于法治之嫌,但毕竟,完不成本职工作的官员,多少有了危机感,有了退出的可能。于是,我们更有理由期待官员退出机制的规范化与多元化。

  官员退出机制,是建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必要制度。面对政府的责任,面对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契约”义务,没有履行义务的官员,就应当被清理。天天拿着人民给的俸禄,不仅活儿干得不地道,还想着法儿地搂钱、损害人民的利益,这些官,不仅耽误了人民的事业,还伤了人民的心。有理由相信,规范化与多元化的官员退出机制,在一定时期的运行后必将沉淀出新的官员文化和价值观,对整个社会都将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全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现在那么多人竞争公务员的岗位,想必愿意对自己的岗位、愿意对人民的信任负责任的大有人在。让合格者进入公务员队伍和领导岗位,把不称职者清退出领导岗位乃至公务员队伍,有进、有出,才能实现精兵简政。不然,有进没出,光吃不拉,结果只能是大腹便便,行动迟缓。有道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健全官员公务员的退出机制,是促进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条件,也是“求真务实”的政策方针的切实体现。

编辑:朱鹏英】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更多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