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评论:为何民众对内地部分富豪赈灾不买账?

2008年05月18日 18: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五月十七日晚﹐香港无线电视举行《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大型筹款活动﹐呼吁全港市民踊跃募捐﹐赈济四川地震灾区。图为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副主席方逸华女士(前右一)代表邵逸夫爵士捐款一亿港币,中联办副主任李刚(前左一)等出席。 中新社发 武仲林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八日电 题:为何民众对内地部分富豪赈灾不买账?

  中新社记者 俞岚

  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和一张非常时期的榜单,让内地富豪近来再次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港澳台企业人士在第一时间迅速反应,捐出大笔善款驰援灾区。王永庆、邵逸夫夫妇更以亿元大手笔高居“赈灾榜”前两位,位列第三的亦是台商。

  相较之下,内地富豪,尤其是占据十大富豪榜“半壁江山”的地产富豪在此次赈灾中被指动作“慢半拍”,且出手“太小气”。捐资二百二十万加之“员工捐款以十元为限”、“企业的捐赠活动不应成为负担”等言论,更是让地产龙头万科及其董事长王石遭到网友口诛笔伐。

  批评者称,万科去年录得销售收入逾五百二十三亿元,净利超过四十八亿元,而其对这场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震灾的捐助不足其净利的万分之四,“表现令人失望”。

  当然,单以捐款数字论英雄,未必客观。所谓善无大小,爱心无价。内地富豪的整体慈善意识近年间已大为提高,过去只顾埋头赚钱的富豪们,如今已开始对慈善事业愈益热心,社会责任感更强。八十六岁的余彭年上月第三度荣登“胡润慈善榜”榜首,自二00三年以来,已累计捐资超过三十亿,几乎是其个人全部的资产。

  在是次抗震救灾中,内地富豪的表现较之以往亦大有进步。地震当日,二〇〇八中国慈善排行榜“首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董事长陈光标迅速组织了一支由一百二十人和六十台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组成的民间抢险队赶赴灾区,在四十八小时内“几乎与军队同时抵达”,迅速展开援救。陈光标本人也救出了多名受困民众,目前依然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而更多的富豪则在后方捐款捐物,不少人士捐资亦过千万。

  但为何民众对内地富豪的赈灾表现仍不买账?这大概与其以往在慈善事业上常常“集体性失语”有关。内地富豪群体迄今尚未树立乐善好施的公众形象,每年的“胡润百富榜”前十大富豪几乎很少能同时进入“胡润慈善榜”前十名。中华慈善总会的一项统计显示,其近十年募集的慈善款项,来自内地富豪的捐助占比不足一成五。

  有人将富豪对慈善的不热衷归咎于内地慈善体制的不完善和慈善文化的不成熟,索捐、逼捐、捐资使用不透明等大大打击了富豪的慈善热情。但事实上,恐怕财富观念扭曲、慈善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才是导致不少富豪“慈善冷漠症”的根本症结所在。

  震灾发生以来,各家媒体都接到无数企业或者公关公司打来的电话,称“某某企业捐了多少多少,看能不能帮忙宣传”;在央视记者对正在中国红十字总会捐款的市民进行采访过程中,一块红色牌子,上书“xx企业捐款xx万”不时在画面中闪现。慈善变成了“慈善秀”,让慈善完全变了味。如此慈善,也难怪民众不买账。

  而近日一个乞讨老人的善举,让民众对富豪社会责任的拷问再度升温。据媒体报道,这位名叫徐超的老人在捐了五元钱后,又找遍身上的零钱,特地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了募捐箱。有网民由此发出了“‘赈灾榜’上的一些富翁怎么比乞丐还穷”的感叹!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济危纾难,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慈善事业目下在中国仍处起步阶段,较之美国等慈善事业发达国家,在体制、机制上确有不足。虽然表面看来近几年国内的慈善活动搞得很是热闹,但事实上,不管是富豪,还是普罗大众的慈善观念都还远未成熟。

编辑:吉翔】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