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心理余震下的城市生活样本:倾城忧虑"草木皆兵"

2008年06月17日 10:19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孙阿姨坐在防震棚中下了半天决心,终于夹着两床被褥搬回了家。

  但是,那间住了近一个月的蓝色简易防震棚依然还立在小区空地,没有拆。与它紧挨着的还有百余顶防震棚,静静地立着,仿佛随时等候再度有人搬进。每到夜晚,小区五百余户人家,楼房里灯光仍是寥寥。

  这里是陕西宝鸡。虽说距汶川震中已约千里之遥,但在接连不断的“余震”威慑下,这座城市的节奏、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焦虑中,发生着变化。

  “有人说余震可能持续一个月,有人说可能一年。啥时候才能不提地震,聊点轻松的话题呢……”孙阿姨的要求,听似很普通很简单,但眼下看来却只是憧憬。

  忧虑,倾巢出动

  “快吃,要是今晚地震把咱‘包饺子’了,咋撑100多个小时等救援啊。”一位中年男子,一面把刚买来的热乎乎的猪蹄一块块撕下,往他两岁儿子已是鼓鼓囊囊的嘴里塞,一面喃喃自语……

  这一天是6月3日,当地天气预报温度32至36摄氏度,这是宝鸡今年以来的第二高温。而也就是在这天,整座城市对地震的担忧,达到了自“5·12”以来的顶峰。

  酷热难当,却不敢留在任何建筑物内。吃饭也不再上楼,就连饭馆的二楼也早早清空,因为一楼方便奔跑,即使鼓起勇气进了饭馆大门,先琢磨的还是万一要跑,哪条路线最近……

  “度时如年”———有些学生已经放假,上班减少至半天,商场下午也早早打烊,这座城市中的百余万人口,几乎“倾巢出动”。在原是旅游之地的宝鸡市区北边的胜利塬顶,因为开阔,挤满了从市区赶来防震避暑的市民,每个开着农家饭庄的当地人家院子里,都坐得满满当当,招呼声鼎沸。

  有人打趣用对联说,这叫“四川人无家可归在余震中等待吃喝,陕西人有家不归在吃喝中等待余震。”从塬顶俯瞰市区,花花绿绿的防震棚仿佛两道花边,镶在道路两旁,而路上的车已是少之又少,孙阿姨一家也来到塬顶,“这架式,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听人说,这次地震就在今晚9时21分。”

  言之凿凿,整座城市早已“草木皆兵”。而起因,早在数天前就已传遍全城———当地媒体报道,6月3日21时和6月4日凌晨3时23分,地球、太阳和月亮三天体将连成一线且距离最近,会引发地球两次叠加的强天文潮汐,可能对地球的大气、海洋潮汐和地壳产生显著影响……虽然没有几个人对天文潮汐有多么了解,究竟会不会对地震产生影响谁也不知道,但似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进一步的抗震行动:坚守室外。

  入夜,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刻快到了,城市在几近黑暗中热闹起来。小区、路边的楼内已然全黑,只有间或一两家仍有灯光、人影;酒店、宾馆停业一般不见灯光,只有大厅还有些微亮。但是,在马路两边、河堤岸上、公园内、广场上,人来人往,帐篷林立;人们拎着大包小包的家中细软,一家老小或围坐在防震棚或侃大山或下棋;远远的,还有些老人和着收音机里的秦腔,用竹节打着拍子,直到深夜。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

  心,一直悬着

  然而,人们等待的余震并没有出现。

  6月3日、4日这两天,尽管四川余震不断,陕西地区却没有一次明显震感,可人们大多晚上仍住在到处搭建的防震棚内,渭河大堤上的帐篷一字排开,已然没有了落脚之地。有网友形容此为:月朗星稀,暗柳成阴,夜半鸟鸣;渭河大堤,十里营帐,鼾声一片。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难眠。百万民众席地睡,壮哉……

  “地震是大地板块的碰撞,人的心灵板块也会在这样的危机中出现碰撞挤压。地震对人心灵的震波会带来———因生命危机产生的压力、因生活环境改变产生的压力和自身情感压力,从而产生比真实余震更持久的心灵余震。”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光兴说,“如今我们的援助大多一股脑向灾区涌去,而相对忽视了地震周边地区。这些地方可能物质需求并不像一线那样迫切,但心理疏导必须尽快重视起来。即使乐观估计,这里大多数人走出地震心理阴影至少也需要一年时间。”

  事实上,一位宝鸡“的哥”给记者扳指头算了算,自5月12日至今,宝鸡地区感到明显震感的,只有5月12日、25日和28日3次。“12日那天是影响最剧烈的一次,地面像波浪一样,车子跳得吓人。事后专家测定宝鸡市区震级达到里氏5.6级以上,陈仓区等受灾严重,全市死了30多人。但那天晚上,人们还是都回家睡觉了”。

  真正让人们开始漫长户外生活的,是5月19日晚上的两次“折腾”。“那天晚上饭后散步回家打开电视,就看到了警示:省应急办、省地震局告知,20日18时至21日8时,汶川震区发生3级以上余震14次。汶川震区仍有可能发生较强余震,可能会波及汉中和宝鸡地区,请做好防范……电视里都点明了地点,这一下谁还能坐得住?”孙阿姨对这一夜至今心有余悸,“赶紧卷起包裹,下楼!满大街都站满了人。还有人打趣问,怎么才出来?这一等就到了凌晨1时多,实在扛不住刚回家躺下,谁知道凌晨4时多又有人在楼下喊了起来,又一次赶紧下楼,一宿未眠……”

  经过这一宿,孙阿姨和家人商量,终于也加入到住防震棚的大军中。全市几乎在一天之间,被自制的帐篷挤满。一直到6月3、4日达到顶点后,随着正常开始的高考和8日到来的端午节,随着人们如常般开始讨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街上随处可见的粽子、香包、艾叶,正常的生活和节日的气息,才让城市逐渐回到正轨。

  焦虑中,宝鸡当地电视台、电台纷纷开出专题节目,邀请专家、政府官员等参与,告知最新的防震知识和注意事项;当地的抗震救灾部门也积极做出应急预案,通过手机短信等形式迅速告知市民地震的最新情况或预警信息。虽然到处的帐篷、架子床,和萦绕不断的余震可能,让人们对地震的恐惧程度没有减少,但当地也有官员表示:宁愿如此,也要尽可能提醒,让市民有所准备和防范,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毕竟生命高于一切。

  “满一个月,我准备就每天回家睡觉了。”在宝鸡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的曹小姐打趣地对记者说,“就算有人说余震有可能还要持续一个月,甚至一年。不过我觉得这就叫: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横批:安心睡觉。”

  灯塔,帮助走出窘境

  心理余震中,这样一条消息引人关注:6月3日,陕西警方将5月28日、29日连续恶意攻击陕西省地震信息网的嫌疑犯抓获,嫌犯涉嫌修改地震信息网信息,在网站主页散布“23时30分陕西各地会有强烈地震发生”等谣言,造成部分群众心理恐慌……

  事实上,除了5月19日由官方发布的预警信息外,大多数预警地震的,都来自于类似于此的民间小道消息。“比地震可怕的是余震,比余震可怕的是预报余震,比预报余震更可怕的是预报了余震却一直不震。”孙阿姨苦笑道。

  的确,孙阿姨可谓“乐此不疲”,因为来自“消息灵通人士的警告”让她躲过了一次余震。“25日那天宝鸡下大雨,下午2时隔壁帐篷里的嫂子突然神秘地让家人都赶紧出门,说刚有人打电话说,一会就地震。果然还没两小时就地震了……”可也正是这些越来越多层出不穷的小道消息,让孙阿姨身心俱疲。“天再热也不敢回家;进屋踩在地板上觉得地都是软的;听到楼下摩托车响也以为是警报;躺在沙发上会突然跳起来,真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了精神障碍;听说还有因为全楼都没人,结果一小区一晚上被小偷偷了18家。现在每天出去什么都带着,就差写遗嘱了……”

  皱着眉头、瞪着眼睛,作斩钉截铁的伪专家状……在宝鸡当地近十天,记者遇到的许多当地人,常常会神秘地说出几个预警信息;晚上在防震棚外,人们聚在一起,总有人会高谈一番:宝鸡人民公园湖水中的鱼前几日突然死亡,是否地震预兆?地震断裂带是否会延伸至陕西?秦岭山脉能否帮助宝鸡免受地震中心转移?到地球、月球、太阳成为一条线后,究竟怎样对地震产生影响?诸多现象,各种推测,讲得头头是道,有人辩之,也有人暗暗点头,最终到每个人都忧心忡忡地睡去。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人们在一条条不知何来的消息中精神紧张、度日如年,反倒只有当余震真正发生后,才会令人感到一次度过危机后的舒心、一番情绪高度紧张后的舒缓。这样的情况,令徐光兴颇为担忧,“要解决这问题,可采取一种被称为‘灯塔效应’的方法。茫茫大海上,只要灯塔不熄灭,就能为深夜航海的人们提供安心。同样,我们只要能为当地市民建起信息情报的‘灯塔’,迅速及时地提供充分、强大、透明的信息,提供更多抗震救灾的资料和对恢复生活的知识,当地出版社也可以编写《心理自护手册》等,帮助人们尽早走出受困小道消息的窘境。这就是流言止于智者。”

  其实,需要“灯塔”的地方远远不止于当地。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东、海南、福建、内蒙古、山东等地,都先后传出过可能地震的消息,一则广东徐闻县海边两棵木黄麻树接连有大量螃蟹爬上的新闻,便曾引起整个地区对地震的恐慌,使得专家疲于应对……“如今有序地开展大规模心理干预和救援工作,已经极为重要。”徐光兴表示,“从临床看,重大灾难发生之后,约有25%的灾区群众会从暂时性应急状态转向转化成抑郁症、焦虑症、妄想反应等心理疾患。”

  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而心理干预的介入,如今要注意从3个层次同时进行,发展性的心理疏导,让85%的大多数人稳定下来;预防性心理疏导,让剩下的10%-15%人稳定;此外还要结合斗争性的疏导,让极个别的恶意影响降到最低。同时,我们也应该相信人们自助与互助,充分相信每个人的潜力,不过这需要大家共同出力,互帮互助的智慧,对灾后重建同样重要。”

  毫无疑问,这必将是一场“持久战”。(梁建刚)

编辑:吴歆】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