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博士、硕士从政 人才高消费令人忧虑

2008年06月18日 14: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18日电 香港《大公报》6月18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市场经济社会中,社会精英应主要集中在工商业和学术界,而“常人”在官场服务于“精英”,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发达国家,如美国80%的优秀人才集中在企业,而我国只有30%左右的人才在企业。倘若博士、硕士变“官”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学非所用的现象将更严重,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组合。

  文章摘录如下:

  湖南省毗邻长沙市的宁乡县决定在5年内引进重点院校本科生以上人才1000名,其中博士或正高以上职称专家100名,硕士200名。为了吸引人才,宁乡县决定对选中的博士或具有正高职称以上的专家人才,一律聘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统一安排住房,县财政每年补助10万元,配偶子女可随调随迁。2008年,他们计划向社会首批引进10名博士、25名硕士。

  博士、硕士变成“博士官”“硕士官”并不感到稀罕。近年来,青岛、郑州、武汉等地纷纷出台“引博(硕)从政”措施,这些地方的主政者把选拔博士、硕士充实到领导岗位,看成是提高党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创新实践。但这种以“官帽”吸纳人才的做法,以及宁乡县近期向社会宣布今年将以优厚待遇引进10名博士、25名硕士,都不过是“学而优则仕”的现代版。

  笔者认为,博士、硕士从政的做法是当前人才高消费的又一种表现,不能不令人忧虑。因为,博士、硕士有专门的研究领域,一旦让其从政,可能会学非所用,造成人才浪费。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士从政,并不能体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博士最突出的是业务素质,而领导所要求具有的素质是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业务素质,还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而政治素质是实践的产物。博士、硕士生大多是从学校走向学校,学校教育只会培养人们理论上的政治热情,并不能使人必然具有实践上的政治智能。

  市场经济社会中,社会精英应主要集中在工商业和学术界,而“常人”在官场服务于“精英”,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发达国家,如美国80%的优秀人才集中在企业,而我国只有30%左右的人才在企业。倘若博士、硕士变“官”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学非所用的现象将更严重,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组合。(鹰笛)

编辑:刘雨生】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