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中国科协原副主席称广东人科学文化素质低于上海

2008年07月07日 13:10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广东公众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低于上海、苏州等地”,在日前在广州召开的“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上,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徐善衍等语惊四座。

  科普要融入社会发展主流

  徐善衍(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中心理事长):科普事业必须融入社会发展的主流。科普只有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和社会进步中体现功能、发挥作用、搞好服务,才有中国科普事业的无限生命力。今天,当世界发达国家提出社会已进入后工业时代的时候,中国还处在努力实现国家工业化之中,特别是广大农村更为落后;每年发表的“洛桑报告”对世界主要五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排位,其中涉及到国民素质指标,中国排名总是处在后几位,中国人平均受教育水平不高;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还将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许多实际问题。这些是中国科普在确定规划、内容、标准以及工作方式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国情。

  目前,我国科普工作还基本处于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公民科学知识素质阶段。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城乡广大群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其动力基本上是源于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和求职就业以及文明健康生活的需要。当我们看到农村和城市越来越多的民众使用科技,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感觉到,公众为追求生产、生活的需要,去亲近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过程,无疑也是潜移默化提高了自身科学素质的过程。

  发展取决于公众整体科学素质

  徐善衍:半年前,我们从有关部门领导介绍和实际考察中了解到:广东省在改革开放初期抓住了先机,赢得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近年来,“长三角”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超过了珠三角,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广东公众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低于上海、苏州等地,产业职工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外来务工人员科学文化知识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省委、省政府下决心推进全省12年义务制教育,三年内实现初中毕业进入职业技工学校和深入高中的学生各占50%;同时,省、市两级政府对本省农转非人员和子女的教育,对企业职工脱岗或在岗的培训教育都制订了标准要求,并出台了一批扶持性政策。

  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应该是通过三个层面实现的:人们接受学校的正规教育;主动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非正规教育;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经受锻炼和提高。科普应该渗透在三个层面之中,同时科普也应当为推进科学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科普无所不在地体现在社会这个不停运转的巨系统之中,科普本身也是一个充满活力,有序互动的体系,只能完成部分科普工作的任何一个单位、一个人,只有以服务大局的觉悟,立足本职工作,发挥优势,围绕当代发展的中心问题,实现与科普本系统的协调,实现与社会整体发展的互动,才能充分发挥科普社会属性应有的功能。

  科普资源匮乏资金来源单一

  任福君(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科普资源是最重要的科普工作要素之一。科普资源可以抽象概括为科普能力和科普内容两大类。前者是科普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后者则是科普的内涵和具体内容,两者构成了科普资源的有机整体。目前我们国家的政策是科普资源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最好的黄金机遇;其次科普人力资源还不丰富;第三是财力资源比较匮乏,资金来源很单一,主要是政府的投入;第四是科普的各级组织不健全,而且发展不平衡。

  加强科普资源建设的途径和措施: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科普政策环境建设;二是科普队伍建设要常抓不懈;三是要建立、健全各级各类的科普机构,完善科普组织资源;四是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科普投入,丰富科普财力资源;五是要全力以赴推进《科学素质纲要》的四大基础工程建设;六是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各式各类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七是要加强科普资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

  科普要以公众的科学需求为导向

  谢先德(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广州分院):由于不同公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是非常多元化和个性化,而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因此,不能用惯有思路和做法来推动科普。站在世界的角度,我们必须认识加强科普、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意义,把科普作为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几百年前,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时候,还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涉及到科学普及,即:“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能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怎么开展科普工作?首先,应该放在如何方便和有效地帮助公众找到所他们需要的知识,建立以公众为中心,以公众的科学需求为导向的科普模式,而不应是无目的地要求公众掌握众多学科的专业科学知识。其次,不宜用强制性的手段向公众进行科学普及,应该采用以服务为主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公众提供需要的科学知识,使科普真正成为公众的日常需要。第三,要使科普工作做得有声有色,选题和宣传材料的制作要贴近公众,针对社会公众关心的科学技术问题,特别是抓住热点事件、突发性事件(如“嫦娥奔月”、灾害和病害防治等)进行有效科普。(闻琦 卜浩健)

编辑:吴歆】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