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从冰雪灾害到汶川地震:灾难见证中国网民的成熟

2008年07月14日 10:40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发生了许多刻骨铭心的天灾人祸:从年初南方部分地区发生多年未遇的冰雪灾害到“3·14”拉萨暴力犯罪事件;从奥运圣火在境外传递屡遭干扰到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从少数境外媒体公开辱华到触目惊心的“5·12”汶川大地震……这些灾难事件,让我们体会到了“多难兴邦”的真正涵义,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在这伟大力量之中,有一股力量迸发的威力让人刮目,那就是正在成熟中的中国网络与中国网民的力量。

  随着一些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网络的面貌日新月异、网络的功能与时俱进。特别是当重大事件发生时,网络都会大显身手,竭尽全力发挥其特殊作用,成为传播信息、凝聚力量、集中民智、化解危机等方面的重要平台。灾难是一面镜子。透过今年以来发生的几起灾难事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网络与网民在成长、在成熟……

  灾难中,网络是一张快速传播信息的网。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互联网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发布震情,传递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声音,及时澄清谣言,满足了大众的知情权。其后,各大网络媒体迅速推出相关新闻专题,综合运用图文、音视频、FLASH、博客、论坛等多种形式,以最快的速度、最贴近的视角记录灾情进展,为网民提供了一种全景式、立体化的报道。

  灾难中,网络是一张凝聚民族爱心的网。在冰雪灾害中,各大互联网门户网站联合其他传统媒体力量,宣传发动广大网民加入到抗灾救灾的行列之中,在寒冬中给灾民带去了春的温暖。在针对一些海外媒体对西藏及奥运火炬传递等进行歪曲报道事件中,各大网站纷纷在首页显要位置设置专题揭露藏独分子的险恶用心和国外媒体的别有用心,一时间使得网络红心闪耀。在回击好莱坞明星莎朗斯通的地震“报应”言论中,网络的抵制声势让她不得不低头认错。在抗震救灾中,网络传播爱心、聚集爱心的力量更是凸显无疑。众多网络企业,不仅带头向灾区捐款捐物,向广大网民发起捐赠倡议,而且还结合各自实际推出了极富特色的措施为抗震救灾尽微薄之力,温暖震痛。据最新数据显示,仅北京地区网络媒体就已为汶川地震网聚善款超过1.5亿元。

  灾难中,网络是一张消弥灾难阵痛的网。作为社会的“减压阀”,网络媒体在灾害性事件中的作用不应只停留在快速全面报道,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层面上,还应该发挥好安抚民心、引导舆论、心理疏导等社会功能。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些网络媒体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互动优势,广泛开展网上悼念、寻找灾区亲人、心理救助等大型活动,给那些精神受到创伤的人们以安慰。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网站还专门开设“来自灾区的博客”专栏,为灾区的人民、救灾人员、一线记者等开辟倾诉平台。让那些幸存者通过博客倾诉内心的痛苦,对于幸存者来说是一种心理宣泄,对于网民来说是一种痛苦分担,对于网络来说是一种责任体现。

  灾难中,我们看到了爱心与理智兼具的网民。网民们,那一个个源于真情的祈愿帖子、一双双凝聚真爱的热情双手,一笔笔数额不等的赈灾善款,一件件救灾应急的捐赠物品,一篇篇饱含深情流行网络的诗文……分明是两亿多网民的爱心在共振。在这个非同寻常的年份,网民们变得更加友善、更加爱国、更加团结,也变得更加理智。(方家平)

编辑:吴歆】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