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媒体:个别强制戒毒所正在生产更剧烈的“毒品”

2008年07月15日 13:43 来源:云南日报网 发表评论

  广西上思县的陈某把儿子送进戒毒所里接受强制戒毒,却把儿子的命给戒掉了——陈某之子陈国岸因在戒毒所里逃跑,戒毒所所长决定对他进行惩罚,结果陈国岸在戒毒所里被活活殴打致死(《南国早报》7月14日)。这样的新闻不是孤例,去年在海南省也有类似事件发生:一位老汉把吸毒的儿子送进戒毒所,没想到5个月后身强力壮的儿子被打得下肢瘫痪。

  新闻背后的事实是,个别强制戒毒所正在生产更剧烈的“毒品”:以折磨他人获取快感。陈国岸遭到戒毒所所长、副所长指使的“仓霸”轮番殴打和“烟头刑”、“蚊香刑”,指使者则在一旁一边观看,一边偷笑。指使者和打手们被专制和暴力的“毒品”麻醉了。

  古今虐俘事件之所以层出不穷,首先是因为这些事件总是发生在容易被人权遗忘的地方。由于吸毒人员处在社会的边缘,使得其人身权利更不容易得到保障,更容易成为一些人获得暴力快感的工具。在某些“虐俘门”里——吸毒人员虽不是战争中的俘虏,但他们是毒品的俘虏,所以将他们受虐待称之为“虐俘”也说得过去——陈国岸们只有被打死打残,他们的人权诉求才会被放大。

  这其中还有复杂的社会心理原因在起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吸毒人员被虐待,难以引起广泛的同情,甚至有人私下说:一旦吸毒上瘾就很难戒断,整个家庭都要被拖垮,与其这样还不如交给别人打死算了。我曾听说一名吸毒者在就医时被医院“整死”,家属却放弃了诉讼,只拿了医院为数不多的补偿费,因为在悲痛的同时心里还暗暗感激医院做了“好事”。正是这样的心理成为“虐俘门”的推手,消解了吸毒人员应当享有的人权。

  完善阳光执法制度,依靠坚定和持续的问责和新闻舆论监督,可以让戒毒所的所长们减少一些“虐俘”的“毒瘾”,但一旦染上这种“毒瘾”同样是难以戒断的。目前一些研究制度的学者不再迷信制度决定论,因为制度对“黑箱”有影响,但不能根除“黑箱”的运作。对类似广西上思县戒毒所里的“强制戒毒”之毒,除了用制度影响外,还要下多种解药。

  我在参观昆明市强制戒毒所时,发现教育对于毒品来说是更好的解药。昆明强制戒毒所不是用打人这种原始手段进行强制戒毒,而是把戒毒所建设成为一所学校,让戒毒所管理人员成为老师,让吸毒人员成为学员。学员们在这里享有充分的人权,而且病有所医、劳有所得,逃跑事件极少,相反“赖”着不走的学员颇多。简单说来,这里的解药是“心”,而不是简单的强制。

  贵州瓮安的公安局刚被烧,却没有给某些警察敲响警钟,确实到了谈“心”的时候了。昆明的戒毒模式如果能够尽快推广到广西、海南以至全国各地,相信戒毒所里发生的“虐俘”事件将会大幅减少。 (春城晚报 一挥)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