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新民晚报:别让志愿者“撂荒”人生

2008年07月25日 16:29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最新一期《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了一群理想主义者的遭遇,他们是加入国家“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决心来到基层大展拳脚,却发现自己成了“打杂”的;他们拿出自己的补贴想搞助学,却惹人非议;他们想凭借优惠政策保障就业,却不知道政策还悬在半空中。

  新闻记录的是广西天等县一群志愿者的故事,人们不知道他们的遭遇在全部志愿者中是否具有普遍性。截至今年4月份,西部计划已经实施5年,全国项目和地方项目派遣的志愿者总规模已接近7.2万人。难以想象数万名年轻人理想破灭将造成怎样的伤害,即便这群志愿者仅仅是孤例,几十人的遭遇已经使人痛惜。地荒荒一季,人生的“撂荒”却再也不能重来。

  走向西部,本是一种充满理想光芒的行动,为西部提供人才支撑的志愿者理应得到赞许。理想主义者并没有过错,现实的问题在于,他们遭遇了疑似理想主义的政策和政策执行者。

  为了吸引大学生参与“西部计划”,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志愿者享受生活补贴,考研究生加10分,考西部的公务员加5分,且“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等等。尽管我们不能说志愿者就是冲着优惠政策而来,但既然已经承诺了这些优惠,就必须把政策落实到位。遗憾的是,现实如广西团委工作人员所说,“上头抛下来的政策没人接应,悬在半空中。”

  以考研加分政策为例,许多学校居然称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优惠政策。制定政策之初,就应当考虑这些政策是否能够执行到位,若有落空的可能,则应给予志愿者相应的救济渠道。不具执行力,亦无救济渠道的政策,让人感受不到指望与依靠,没有坚定的预期可言。

  让志愿者感到幻灭的,可能还不仅仅是优惠政策不能落实一个环节。他们到西部的本来目的,是为了发挥专长为西部提供智力支援。但是,在天等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了机关文秘人员,“扫地、端茶送水和跑腿”,甚至“帮忙洗碗筷、切菜”。这就是他们献身西部的理想吗?那些能够决定他们命运的人,那些负责执行政策的人,不知道将这些志愿者的青春和理想当成了什么。

  “西部计划”仍在以每年1万人的速度和规模实施着,当越来越多的前驱者理想幻灭铩羽而归的时候,不知道那些目光透明理想充盈的后继者们,将怎样面对自己的前程。关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检讨与改进,应该是一件迫切的事情。(周东飞)

编辑:吴歆】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