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江分洪“转移桥”重建款疑遭挪用(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湖北荆江分洪“转移桥”重建款疑遭挪用(3)
2009年03月23日 06:39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消息传到杨潭村后,村民非常不解:“这些转移桥都是国家根据荆江分蓄洪区的实际情况批准建设,怎么可以随意转移调包呢?难道之前的规划设计都成了儿戏吗?”

  徐星华也承认,现在政府对荆江分蓄洪区的投入不足,只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水利部门处境尴尬

  埠河镇荆江分洪管理所时任所长杜明新现已调任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任工程管理科科长。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承认,当时杨潭村转移桥的确纳入了预算,但是局里每年3000万元的经费由国家、省、县各投入三分之一,国家投入每年差不多能全部到位,但省里基本没有,县里的投入也只是在政策倾斜方面,“主要体现在施工环境的协调。”

  杜明新介绍,杨潭村的桥在当时不属于仅有的1000万元投入经费中最紧急的部分;而与此同时,转移桥一类的项目,每年不能向国家重复申报,每年又有最紧要的桥梁要重修,所以杨潭村的桥就一直拖到了现在。而自己当时也没说过“杨潭村的桥马上修”。

  杜明新介绍,辖区内已建设桥梁按国家政策实行“谁受益,谁维护”,“转移桥”的设计主要是按照荆江分洪时人员、物资转移来建设的,承重有限。但在当地,这类桥梁又承担了日常生活使用功能,当前农村经济更加活跃,每家每户修建房屋运送砖石的载重汽车每日来回,对转移桥的损害非常之大;同时,调查发现,农村抗旱在桥面挖水沟和水坝的水流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桥梁损毁。

  杜明新说,根据去年的统计,辖区内有20多座这样的“转移桥”等待重修重建,“但经费有限,只能从最危险的地方开始。”

  3月16日,记者在湖北省水利厅宣传中心的引导下,见到了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的上级管理部门——湖北省河道堤防建设管理局工作人员易军。易军对杜明新关于经费缺乏的说法表示认同。

  易军介绍,国家要求地方财政配套投入比例高达2/3,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难以到位,局里还曾经专门跟水利部反映过。包括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在内,全省一共有4个这样的分洪管理区,每个辖区管理局每年都是3000万元以内的预算,但基本只能完成工程的1/3。

  同时,按照目前政府工作通常的做法,已向国家申报审批的工程次年再申报也不可能被重复审批,比如第一年3000万元做3座桥,实际只能修一座,第二年只能另报3座,修其中最危险的一座,如此循环就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几年下来,再修的桥危险度、需求度已经远远低于第一年中的后两座。

  易军分析,分蓄洪区内的转移桥大多建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本身面临着寿命极限,现在正处于大规模危桥爆发时代,一个分蓄洪区内每年1000万元还要承担修路、安置房建设等多个项目建设,经费根本不够用,以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为例,去年就没有申报转移桥修建项目,因为资金都要用于修路建设。

  需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仅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辖区内安置房建设一项,因行政协调、拆除改建、工程占压、自然灭失等原因,大部分房屋已经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目前,安全台区只剩下不到600栋这类安置房。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雨侵蚀,这批砖木结构的安置房已经老化,有的甚至成为危房。“这些房子都急迫期待经费投入。”

【编辑:张哉麟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