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两年发生990起 专家:加强自防学自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高层建筑火灾两年发生990起 专家:加强自防学自救
2009年03月30日 08:57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高层建筑是指十层以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成了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然而,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频发却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据统计,2007年至2008年,我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990起,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3亿元人民币。

  目前为期8个月的高层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起数在火灾总数中所占比例虽然不是很大,但所造成的损失很大。同时,高层建筑有很多不利因素,发生火灾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也反映出做好高层建筑火灾防范的重要性。”公安部消防局防火处副处长马恩强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公安部部署开展高层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的目的,就是要切实排查整治火灾隐患,最大限度地防止高层和地下建筑火灾的发生。

  “烟囱效应”加剧火灾破坏力

  “高层建筑具有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困难、火灾扑救难度大等危险性。”马恩强这样概括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他介绍,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风道、排气道等竖向井道,如果防火分隔或者防火处理不好,发生火灾后就像一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而且是建筑物越高,“烟囱效应”越明显。

  据测定,在火灾时,一座高度为100米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顺竖向管井扩散至顶层只需要30秒,瞬间整幢建筑即可形成“立体火场”,加剧了火灾的破坏力。

  从外表看,高层建筑都是钢筋混凝土或者钢结构虽然不会燃烧,但当达到一定温度时,钢筋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使强度降低一半左右。由于楼高,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十分困难,往往会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高层灭火面临很多困难

  “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石油化工火灾扑救,是目前世界上消防界公认的三大难题。”马恩强说。

  在马恩强看来,目前影响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

  “登高车辆举高有限,难以从外部实施火灾扑救。”据马恩强介绍,目前,国内消防登高车的最大举高为101米,也仅有一辆。以在建的上海中心为例,共118层,高632米,一旦发生火情,消防队员无法利用举高车辆进行灭火救援。

  此外,高楼盖成后,人们往往不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也是高层建筑火灾防范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马恩强说,高层建筑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一般都设有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施,不加强消防管理和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就会出现故障甚至瘫痪,不能发挥防火、灭火的作用。

  防火关键在于自防自救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不同于一般的低层建筑,很难靠外部力量进行扑救,因此,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立足于自救显得尤为重要。”马恩强表示。

  加强预防措施,也是高层建筑防火的另一关键因素。而预防措施不仅仅是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技防设施的完善,加强对群众的安全意识培训显得更为重要。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单位消防教育培训“挂空挡”现象,显得较为突出。

  “按照消防法规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每年要对每名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至少每半年要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单位并没有落实。”马恩强表示。

  据悉,由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等9个部委共同制定的《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即将出台,它对单位职工、居民、村民、在校学生等进行消防教育培训作了明确规定。(本报记者 赵阳)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