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生劫案致一死一伤 警方悬赏5万征集线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南京发生劫案致一死一伤 警方悬赏5万征集线索
2009年04月20日 10:36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监控拍下的两男子体貌特征。
目前张定华老人生命体征已经平稳。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警方悬赏5万征集线索

  4月18日下午,南京市常府街发生劫案,两市民在见义勇为过程中,遭歹徒袭击,一死一伤。昨天,南京警方公布了歹徒的详细特征,请广大群众积极配合警方,踊跃提供破案线索。举报电话:84421276、18913866128。警方对提供关键线索直接导致破案或抓获犯罪嫌疑人的,奖励人民币5万元。

  警方经连夜工作,初步明确两名男性犯罪嫌疑人特征:甲,20多岁,身高1.75米左右,体态中等,肤色黑,头发稍长,上穿黑色休闲服,带透气孔,下穿黑色裤子,随身背一黑色双肩背包。

  乙,20多岁,身高1.70米 左右,偏瘦,肤色较白,上身穿浅色T恤,右胸部有装饰图案,下穿蓝色裤子。

  缴获的刀具特征:“小龙女”牌,全长26.5cm,单刃,刃长16.5cm ,上有“YANGJIANGSHI YUDA WUJIN DAOJIANCHANG”(阳江裕达刀剪厂)。

  目前,警方正动员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地开展侦破工作:一是出租车司机有无在现场附近搭载上述特征的可疑对象,同时案发时驾车经过现场附近的市民,有无发现可疑情况;二是经营刀具的单位有无近期销售过类似刀具;三是旅馆、私房出租户有无发现类似特征人员入住或租房;四是本市居民有无发现周围符合特征的人。与此同时,警方吁请广大市民注意发现,并积极举报。

  宁公宣 罗双江

  -抢救英雄 惊心动魄一小时

  抢救71岁的张定华老人可谓是惊心动魄,记者昨天采访了南京军区总医院参与抢救的医生。

  医院全力救人

  两位见义勇为英雄被送到南京军区总医院后,医院对伤员开展全力抢救,易学明院长特别指示:要组织全院最好的专家,不惜一切代价救人!医院开辟绿色抢救通道,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各种检查、备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领衔的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承担了张定华老人的救治工作,血管外科、骨科、胸外科、心内科专家也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黎介寿院士和副所长李宁教授当时正在开一个学术研讨会,也打来电话指导抢救。

  张大爷血压下降突休克

  张定华老人右背部刀伤有8厘米宽,深约5-6厘米,伤及脊肋骨,共缝合5针,右侧背部有很大的血肿。此时病人脸色苍白,全身冷汗,心跳140左右,血压急剧下降到65/35毫米汞柱,失血量达1000-2000毫升,随时都会出现失血性休克。

  在急诊完成清创包扎后,张定华老人被送到普通外科研究所,他还在问医生,自己需不需要动手术?得知暂时不需要动手术后,老人精神一下松弛下来,不到10分钟,他突然休克。普外科研究所副主任朱维铭教授现场指挥,多位专家协作,投入到紧张的抢救中。10分钟,完成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开放静脉通道,为快速输液做准备。

  400个单位红细胞全液、800毫升血浆及白蛋白被加压输进患者体内。“正常人输血是一滴滴输进去的,加压后的输血呈一条直线,像水管开闸一样,直接贯通。”龚健锋博士形容说。六袋血正常需要3-4小时才能输完,此时只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同时还进行动脉穿刺、有创测压,准备呼吸机。

  保温毯裹住老人身体

  专家介绍,人体酸中毒、低体温、凝血功能紊乱三种情况可导致死亡,其中低体温常常被忽视。当时张定华老人基础体温在37℃以下。急救医生根据黎介寿院士提出的“损伤控制性外科”原理,用42℃保温毯包裹住老人的身体,使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

  他们意外地发现,老人有房颤,需要凝血,而输血却需要改善凝血功能,这是抢救中面临的难题,心内科专家们仔细制定合理方案,解决了这一矛盾。张老汉血压上去了,心跳也慢下来,老人渐渐苏醒,抢救室全体工作人员终于放下心来。

  惊心动魄的抢救整整经历了一个小时。医生说,70多岁的老人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很难抢救过来,张老汉能挺过这一关,与他良好的体质有关,抢救过程也比较顺利。

  主治医师龚健锋博士介绍说,目前张定华老人生命体征已经平稳,但是病人还没有度过危险期。医生担心老人右侧脊肋骨的血肿会不会继发感染,感染是在受伤之后7到10天才会显示出来。如果一切顺利,半个月左右可以出院。

  毛剑秋 毕晓红

  -探访英雄 张大爷要谢救命私家车主

  老友称他平时就爱打抱不平

  因为老人的身体原因,医院的医护人员一直不同意记者进入病房采访老人。记者表示,只是想给老人送一张报纸。在征得同意之后,记者将头版刊登有张老照片的《扬子晚报》拿给了躺在病榻上的老人。张老一见到报纸,立马就来了精神,他要护士将他扶起来,要看报纸。张老拿着报纸对记者说,“就是这个歹徒,我当时踩着他!”

  回忆起事发时的一幕幕,张老依然记忆犹新,虽然已是71岁的高龄,但是张老几十年来坚持每天骑车到紫金山锻炼,因此身体也要比同龄人强壮些。张老表示,他和老于能抓住那个穿黑衣服的歹徒,还要感谢一个骑电瓶车的老师傅。(朱师傅也在当时参与了抓捕歹徒的行动,是第一个遇到歹徒并将歹徒手中匕首撞下的热心市民,本报昨天已作报道——编者注)。听闻老于不幸牺牲的消息后,张老也是一个劲地叹气,连声说可惜。

  没有那位私家车主,我们都没命了

  看到报纸后,张老委托记者一定要找到在事发时帮助他们的一位私家车主。张老说,当时的事发现场在慢车道上,他和老于被歹徒捅伤后,失血很大,当时来不及等待“120”急救车。路过的群众就拦下了一辆私家车,私家车主当时二话没说,就和坐在副驾驶上的爱人一起将受伤的三个人抬上了车,送往附近的军区总院抢救。老人还记得在路上要司机打一个双跳,“你们要帮忙找到那个司机,我们把人家车里搞得都是血啊!如果没有他,我们的命就都没了。”然而,当记者从受害人梁女士那里得到了帮助他们的私家车主的电话,电话那头,那位姓黄的热心市民并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只是说这些都是作为南京人应该做的事情,他自己也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换成哪个人碰到了都应该去帮助。

  老友:他平时就爱打抱不平

  记者了解到,张老汉有1儿2女,小女儿下岗在家。在嘉兴工作的儿子得知此事后正往南京赶。

  在家属接待室,记者看到了张老汉几十年的老友楼先生,他激动地叙述一段往事:他和老张原来是734厂的工人,支援三线到江西井冈山地区,1995年退休以后回到南京。老张是个很乐观、很正直的人,对人热情,平时爱好锻炼,这么大年纪还坚持骑自行车、游泳。而且喜欢见义勇为,一看到不平的事,比如说哪家遇到什么纠纷,谁过马路闯红灯,他都勇于上去,这是他最大的优点。他很聪明,在单位,除了本职工作,修收音机、无线电、自行车,样样都会,连汽车都能修。哪个有困难找到他,他都乐于助人。

  张老汉老伴在一旁告诉记者:“每次坐公交,他只要看到老年人上来了,都会让给人家坐。一次,有个老太太有点不好意思,说:‘你也是老年人啊,就别给我让位子了。’他说:‘我腿比你好,你坐吧,没事没事。’他看到人家年轻的大肚子也会站起来。反正他看到不平的事,在马路上都会上去管。邻居煤气不行啦,电视机坏啦,也都找他。我们在江西734厂的时候,厂里工友85%的手表他都修过,没收过钱,都是义务的。车队汽车坏了,修不好,也把他喊去义务修。”(裴睿 国勇 晓红)

【编辑:朱鹏英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