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不依背后藏猫腻 “执法打折”便宜了谁?(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有法不依背后藏猫腻 “执法打折”便宜了谁?(2)
2009年04月21日 01:01 来源:央视《新闻1+1》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主持人:

  反正这笔钱本来应该罚,但是没罚上来的钱,无非就是一个是医院自己留着了,一个就是以部门利益的方式在日后慢慢地享用了。

  白岩松:

  其实你说医院自己留着了,真正倒霉的是谁呢?是那些多交了费的人,既然它是乱收费的话,一定是有很多人当初去拍各种片子,去治疗的时候多交了很多钱。

  主持人:

  他不应该交那么多钱。

  白岩松:

  理论上就是由普通的患者替双方买了单。

  主持人:

  没错。

  白岩松:

  替你医院交了一部分钱,你变成自己的一种支出,又替可能我们执法者有可能获到的利益,当然这只是猜测,但是有理由进行这样的质疑,也替他们买了单。我说我们的患者真是够雷锋的,不仅要去看自己的病,还要替别人的病也买买单,还要替另外的需求多支出,你说他们冤不冤。因此也就难怪看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很多的患者自然很气愤,我们放在哪儿,表面上也执法了,也处罚了,那笔钱我们就白交了?

  主持人:

  所以当事人说为什么这事他觉得不合法,但是合理呢?我们来听听合理的理由,这位当事人就说,因为医院的负担很重,财政反正要补贴,如果我少罚点,财政也就少补贴点,这个逻辑实在行不通了,医院的负担重,那看病的人负担不重。

  白岩松:

  所以他这个潜台词表面上好像是在替国家着想,但是国家是一个大的概念,真正该为着想的是每一个具体生活在国家里的人。

  好了,表面上看财政少支出了,但是他用多收费、乱收费的方式从老百姓的腰包里拿走,这不等于说国家在占老百姓的便宜吗?这个问题里的核心逻辑,表面上我为什么说不仅不合法,连合理都不合理,因为在他看似合理,说我为国家省钱,不对,你是让国家直接管老百姓要钱,占老百姓的便宜,你觉得这是国家该干的事吗?国家如果变成一个具体的人,他老人家听见,也会很不开心的,因为我们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强调的是要为老百姓的利益去进行服务,一个国家就是由一个又一个小家构成的,哪能一个大的国家去占每一个百姓的便宜,所以这个逻辑更可怕。

  主持人:

  但这个事儿恰恰不是以人为本,它是以部门和部门利益为本。比如说你看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俩人坐一块商量商量,然后就能打成一折,这事说起来太可怕了,所以我们要执法者是干嘛的?执法者这三个字本身就涵盖了一种,我们有严肃的法律放在那儿,但是你去帮我们执行这个法律,以便使很多的事情可以在公开、公平、阳光下去进行运行,但是既然执法者都可以如此的,就像进了商场,商场还不允许砍价呢,等于进了小摊贩或者说菜市场,八毛,不,五毛,双方属于这个。

  白岩松:

  这件事情为什么大家会一下子吸引眼球,就觉得它这里还有一种很幽默的荒唐性,一个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真就发生了。

  主持人:

  而且这个砍价,你要说到小商小贩那儿能砍下价来,你砍,我卖的是自己的东西。

  白岩松:

  对,你是拿别人的东西来进行这种砍价,所以在这里头损伤的东西非常非常多。就像我刚开始说的,如果我们的执法者都不可靠的话,请问制订法律、制订法规是为了什么。

  主持人:

  现在有人说现在公立医院面对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缺钱,我的确是需要国家财政给我的补贴,如果我不是从医药,不是从医疗里面收费的话,我从哪儿拿钱去?

  白岩松:

  中国老百姓早就有一句话,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医院也需要生存。这次医改的很核心的一个理念就是公平,一定要营造公平,而营造公平的角度更高的是每一个患者,包括将来医生的利益也同时在进行考虑。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要改革的攻坚目标,不能说我们现在的医院的确遇到它生存或者说制度性的一些障碍,生存有困难,我们就直接天天惦记着老百姓,掏完他的左兜,以患者的身份,又看右兜还有一些富余的钱,以多收费的方式也给它弄来,我们是看病还是给人添病?所以从这个角度去说的话,一切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主持人:

  我们再看,这件事情咱们现在看的时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白岩松:

  我觉得有三个,简单地说,我们不能眼光只盯在需要被执法的那些部门和单位,也需要对执法机构和执法的个人进行更强有力的监督,因为这是必须的,我觉得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提醒了我们,而是制度本身就该有这样的设计。

  第二种方式是必须要有一种监督的合力,有各种各样的渠道,比如说这次是通过实名举报,我们可以想像,如果没有这个知道内情的人举报的话,你想查都查不出来,因为你在外界得到的消息,人家罚了,罚了人家7万多,你一听,挺公正无私的,罚了医院7万多,你哪知道该罚70多万,这根本报不出来,所以要给举报者以渠道。但是这里我要多加两句话,一定要保护举报者。其实这一次面对这件事情,我是非常非常不同意让实名举报者最后真的以实名的面目出现在社会公众的面前,即使他是实名举报,我觉得从媒体到各个层面,都有保护举报人的义务。因为今天我们的记者在跟他联系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他的巨大的压力和受到的某种威胁。

  第三个,我觉得一定要强调的是监督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包括媒体等等多元的监督都能够同时地进行,这样的话我觉得包括人大代表等等,我觉得这样的话才可以形成一个更让人放心的消费环境。

  主持人:

  您现在收看的是《新闻1+1》,我们的节目稍候会继续关注仿瓷餐具的事情。

  主持人:

  今天我们的节目关注的是政府的相关部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打折的问题。最近很多消费者都知道了这么一则消息,就是很多仿瓷餐具有毒,国家质检总局正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大检查,这是一个让人高兴的消息,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了整个这个问题是如何被揭露出来的,恐怕就高兴不起来了。

  (播放短片)

  2009年4月15日《新闻30分》解说:

  国家质检总局今天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监部门对生产加工仿瓷餐具的企业再集中开展一个月的执法检查行动。

  解说:

  这是关于仿瓷餐具一事,来自权威部门的一则最新消息。这则声明中说,近来,质检总局通过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尿素甲醛生产仿瓷餐具,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要集中开展一次全国性的执法检查行动。这也意味着仿瓷餐具市场的确令人担忧。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很多人还记得今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另一份声明。

  2009年1月17日《中国新闻》主持人: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在17号发布消息说,质检部门于2008年底组织对所有品种的仿瓷餐具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专项检查,结果显示,目前大中型商场、超市销售的获得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安全指标全都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解说:

  事隔三个月,一份强调安全,一份强调严查,不同的表述让消费者充满迷惑。

  仿瓷餐具,由于它的结实耐用,一直很受餐馆和家庭的欢迎,尤其是它轻巧,不容易摔碎,给孩子使用比较合适。

  然而去年年底,有媒体报道了一些不良厂家在生产时搀杂使用含致癌物质的材料——尿素甲醛树脂,生产一件仿瓷餐具,如果使用正规材料蜜胺树脂,产品成本约为10块钱,而用尿素甲醛树脂加工只要4块钱,但添加了尿素甲醛树脂的仿瓷餐具,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遇到水就会溶解,释放出甲醛和尿素这些有害物质。

  就在媒体曝光后,今年1月17号,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第一份调查报告,正面回应了媒体的质疑。然而,这份调查并没有向消费者说明市场上存在的有害仿瓷餐具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只是说大型商场里给了许可证的企业,它们的产品是合格的。

  事实上,据媒体报道,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的,全国只有30多家,这也意味着对于大量仿瓷餐具生产企业属于无证经营,而消费者想了解的无证生产有毒产品,从调查中却找不到有关说明。这样一份信息打折的声明让很多消费者更加困惑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围绕在仿瓷餐具背后的一场争论,争论一方是国家质检总局,另外一方是一个叫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民间组织。质检总局在1月17号回应的同时,也不忘对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反击了一下,称经有关部门证实,该协会和中心不具备检验能力和法定检验资质,他们对送检样品的抽取、检验以及推测结论,既不规范,也不科学。对此,《扬子晚报》发出质疑,文章称,对于食品安全可能存在的问题,质检部门的原则应该就是五个字——宁可信其有。更有专家以美国FDA为例,说明了监管部门应该具有的主动性。

  就在争论中,记者通过北京、河北、广东三地的调查发现,不仅是没有获证的企业仍然在继续生产,东莞市一家获证企业也在违规使用尿素甲醛树脂来做仿瓷餐具。

  (2009年4月12日《新闻30分》片断)

  记者:

  A1料(的产品)主要卖到哪里了?

  获证企业东莞市合顺美耐皿制品有限公司工人:

  A1料(的产品)内销了,销到国内。

  记者:

  国内卖到哪里了?是卖到广东了,还是卖到福建了?

  合顺公司工人:

  福建的呀,哪里都有,还有山东。

【编辑:张庆华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